39健康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育儿
妇科
男科
保健
饮食
性爱
心理
减肥
整形
诊疗
心血管
肿瘤科
图片
服务
39问医生
就医助手
疾病百科
药品通
首页 > 阅读频道 > 健康书籍 > 心理书籍 > 解密人格障碍

解密人格障碍

2011-08-31 来源:39健康网

A-A+

第一卷人格障碍是怎么引起的?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人格特征的偏离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干扰了其社会和职业功能,导致此人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不但给别人带来伤害,而且其本人也深受其害或引起痛苦。病态人格原是广义的概念,泛指所有类型的人格不正常,后来一些学者发现病态人格的最初定义,符合现今称谓的反社会人格,从而又出现了病态人格的狭义的概念,专指反社会人格,提出以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代替广义的病态人格。

  病因:

  (一)发病原因

   人格是指由遗传决定,即个人先天素质及后天发育、习得,有机结合形成的总体精神活动(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人格特征可在社会活动、处理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也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塑造和发展。如脾气的温和或急躁、对事物反应敏捷或迟缓、对人诚实或虚假、热情或冷漠、信任或多疑、顺从或好斗、严厉或宽容、自尊或自卑、勤奋或懒惰、认真有责任感或马虎放任、保守或激进、务实或空谈、松弛或紧张、孤独或合群等。

  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看,人格障碍往往由以下因素综合形成,其中幼年期家庭心理因素起主要作用。

  1.生物学因素 意大利犯罪心理学家Rombroso曾对众多罪犯的家庭进行大样本的调查,发现许多罪犯的亲族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亦有学者发现人格障碍的亲族中,患人格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因此,人格障碍的遗传因素不能忽略。也有报告人格障碍者脑电图异常者比率高于正常人群,从而提示生物学因素对人格障碍有一定的影响。

  2.心理发育影响 幼儿心理发展过程受到精神创伤,对人格的发育有着重大的影响,是未来形成人格障碍的主要因素。常见如下:

   (1)婴幼儿母爱或父爱的被剥夺。被遗弃或受继父、母的歧视;父母、亲人过分溺爱,使其自我中心的思想恶性膨胀,异常地发展至蔑视学校的校规与社会纪律。这为发展成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提供了温床。

   (2)一个孩子若有迅速消除恐惧反应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就要具备迅速、强大和良好的习得性抑制能力;反之,若自主神经系统反应迟缓,则习得性抑制能力就缓慢和软弱。人格障碍和犯罪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是异常的。有人提出自主神经反应性低下,皮肤电恢复的缓慢,可作为罪犯和人格障碍的一种易病素质特征。

  (3)幼儿与青少年期受虐待导致产生仇恨与敌视社会或人类的心理。

  (4)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幼儿园或小学老师教育方法失当或期望过高,过分强迫、训斥易造成精神压力或逆反心理,形成不良人格。

  (5)父母本人品行或行为不良,对儿童的人格发育影响极大。

  3.不良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合理现象、拜金主义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对抗、愤怒、压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而发展至人格障碍。

   目前一般认为人格障碍与精神疾病间的关系为:人格特征可成为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或诱因;某些人格特征是精神疾病的潜隐或残留表现;人格障碍和临床综合征可有共同的素质与环境背景,两者可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联系。

   欧洲,特别是德国和联合王国精神病学家,认为人格障碍与神经症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强调"诊断为神经症的人,我们完全可以找到病态人格的特征,而在病态人格的人,也可发现神经症的特征。""神经症的症状和病态人格的行为都可认为一种反应,一方面取决于素质的倾向,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中压力""从理论上无法把所谓病态人格与所谓神经症人格区分开来"。Tolle(1996)指出"人格障碍可表现出大量的神经症性反应,许多神经症病人也具有人格障碍。在人格障碍与神经症之间没有一个截然分明的界线"。所谓"神经症人格"是来自心理分析理论,霍妮认为神经症患者是指那些行为、情感、心态、思维方式都不正常的人,他们在剧烈的竞争中充满焦虑,以及为对抗焦虑而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这就是神经症人格。Jasper认为神经症症状是不正常人格的人,对应激所发生的反应,即在寻常情况仅表现为行为(人格)不正常,而在遭遇应激时发生神经症反应,表现神经症症状。"性格神经症"是指那些与神经症病因相似的人格,其患者可以没有神经症症状。Freud推测决定人格发展过程的因素,就是神经症发生的原因。Kolb(1973)指出每一种神经症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结构,这种性格结构通常称之为性格神经症。ICD-9将人格障碍与性格神经症并列。ICD-10未如此。

   目前认为,人格障碍与神经症间关系虽然密切,即人格障碍有助于神经症的发生,神经症也有助于人格障碍的形成,而且二者共患的机会较高,但在本质上二者属于不同的疾病范畴。

  人格障碍显然是异源性的集合体,各类型具有共同的病原因素,现仅对总的发病机制叙述如下:

  1.遗传因素 人格或个性心理特性的某些方面是受遗传影响的。Shields(1962)的单卵双生儿研究指出,出生后即分开养育的双生儿人格测验记分与在一起生长的相似。可为佐证。另外精神分裂症谱系研究结果表明,此症寄养子直系亲属中分裂型人格障碍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寄养子直系亲属(10.5%对1.5%),偏执型人格障碍患病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3.8%对0.7%)。

  2.体型 Kretschmer(1936)创立体型与气质相关学说,但他的结论来自对人格的主观判断,没有实际意义。Sheldon等(1940)应用较准确的测量方法和现代统计技术,他们的研究虽有改进,但并未得出体型与人格间的相关性。

  3.精神生物学因素 人格的生物学研究建立在客观诊断标准和定式检查基础上的研究,业已使得人格障碍的评定可信性明显增加。

   按照认知、情感、冲动控制和焦虑调节等四维度,人格障碍可分为4类(Siever等,1991),分别与精神疾病相连,从而形成谱系概念:①认知/知觉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和古怪类型人格障碍(分裂型)相连;②冲动控制不良和表演类型(边缘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有关;③情感不稳定与重性情感性障碍和另一些表演类型(边缘型、表演型)人格障碍呈谱性相关;④焦虑/抑郁(指焦虑时伴发行为抑制)则与焦虑性障碍和焦虑类型(回避型)人格障碍联结。

  4.认知/知觉结构障碍 该障碍在精神疾病表现为思维障碍、精神症状和社会隔绝。认知控制的轻微障碍往往以古怪、特殊言语,社会脱离等形式出现。认知/知觉结构是反映一个人对进入的刺激领悟和注意,并根据自己过去经验予以信息加工,适当选择反应的能力。分裂型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即属于此维谱带的两极。注意/信息过程的测验显示二者有类似的障碍(Kendler等,1981)。眼球运动功能障碍不仅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亲属(Holzman等,1984),亦出现于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Siever等,1984),且多与分裂型人格的缺陷症状相关。分裂型人格,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其亲属均可发现视或听注意的损害,如倒行掩盖试验、持续操作试验、感觉闸门试验等,结果均与缺陷症状一致。在精神分裂症和分裂型人格的血和脑脊液中,多巴胺的代谢产物HVA均增加。

1 / 4 上一页


↑点击去参与测试 拜拜粗腰肥大腿↑

今日推荐

预约挂号

大家都在看

热搜推荐

诊疗

APP快速预约挂号
进入诊疗频道

问医生

我要问医生

找药品

药品通

常见病用药

进入药品频道
下载APP,每天都能看健康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