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育儿
妇科
男科
保健
饮食
性爱
心理
减肥
整形
诊疗
心血管
肿瘤科
图片
服务
39问医生
就医助手
疾病百科
药品通
首页 > 阅读频道 > 健康书籍 > 心理书籍 > “赖班族”的寂寞与忧愁

“赖班族”的寂寞与忧愁

2011-11-07 来源:39健康网

A-A+

  目录

  第一章:缘何爱上办公室?

  所谓“赖班族”是指那些下班还不走,一直赖在办公室的人,他们待在单位的时间要比在家还要多。下了班也没有回家的欲望,只想赖在办公室消磨时间。如今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加入了赖班一族。

  “上班族”、“月光族”等等,人们习惯于用“族”来形容某一类人。如今,都市里又涌现出“赖班族”,专指那些过了下班时间,却还呆在办公室里的人。他们明明已经完成了当天工作,但就是不想离开,就像“赖”上了办公室。

  “一到下班时间,我就不想回家,还不如待在办公室,灯火通明的,上上网玩玩游戏,还能给领导留下一个加班的好印象。”汤先生在常州一家外贸公司上班,虽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但他的工作QQ依然还挂在线上,他告诉记者,下班时间呆在办公室让他觉得轻松一点。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这样明明已经下了班,没什么事情却还待在单位的人不在少数,成为“赖班”一族。

  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由于身边没有多少亲友,社交圈子小,下班后除了回家,就只能成为在办公室里耗时间的“赖班族”了。

  单身易成“赖班族”?

  “无聊的时候,我习惯掏出手机,不停翻电话簿,从头到尾,从尾到头,想找个人聊聊天或发个短信。通常结局是,把手机放回口袋,继续无聊。偌大一个城市,竟没人倾诉,也没地方去。”提起光棍节如何消遣,在装饰公司工作的小伟连称“寂寞难耐”。尽管昨天“过节”,但小伟还是决定下班后“宅”在办公室打几盘魔兽或植物大战僵尸游戏,晚上再去淘宝网逛逛。小伟来到清远工作已有2年多,但由于人际交往的圈子窄,“来来往往都是工作上那帮人,机会自然就少了。”小伟说,他的几个单身同事都是以办公室为家,下班后几乎都是赖在那里上网,除了睡觉、工作,几乎没有户外活动。

  清远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心理学教师张万英认为,类似小伟这种单身年轻人可能成了“赖班族”。张老师解释,对于单身族,上班时间有工作寄托,可是下班后就变得百无聊懒,没了方向,于是想找点事情或东西来寄托,干脆就赖在办公室。但是工作压力大,生活中人情淡漠,很容易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所以,他们会对人际交往产生顾虑,变得依赖办公室的群体环境,害怕回家独处。“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人可能在逃避某些东西,或是对现实缺乏信心”。

  越是逃避下班,就会越孤独。张老师说,如果长期以赖班减压,会破坏人际关系建构,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心理健康。她建议年轻的单身一族工作之余应多参加户外活动,注意劳逸结合,用积极阳光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即将到来的感情。

  其实,“赖班”有不同的心理原因。

  第一种,孤独型。这类“赖班族”害怕寂寞,“不想”离开。“一个人回到家空荡荡的,还不如在办公室消磨时间。”这在陌生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中最为常见,他们内心往往感到自卑,缺乏安全感。“赖班”

  虽然能够暂时缓解孤独,但长此以往心情变得压抑、烦闷,影响健康。因此,不妨积极看待孤独,不断发现和放大自身优点,逐渐扩大社交圈。

  第二种,压力型。这类赖班源自压力太大,“不敢”离开。比如白领小王,离开办公室后,老担心出纰漏,吃晚饭也心神不宁。到后来,干脆下班后再呆一会儿,确保万无一失再走。他们往往具有明显的焦虑特质,但长期精神紧张,效率反而降低。因此,陷入“赖班怪圈”后,可以试着自我减压,利用时间管理技巧提高效率,分散压力。

  第三种,逃避型。还有一种赖班是逃避,“不愿”离开。比如避开下班高峰,或者避开家庭矛盾等。对于前者,“赖班”时照顾好自己的胃,保证身体健康就行;而对于后者,有效沟通、积极化解矛盾,应该很快就能结束“赖班族”生涯了。

  心理方面的有关专家指出,虽然“赖班族”们赖班的理由都冠冕堂皇,但是,如果长期以赖班减压,会破坏人际关系的建立,影响家庭的和谐,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心理健康。想要摆脱赖班的毛病,白领们不妨多培养一些小兴趣,比如和朋友一起去打球,跑步或者去茶室喝喝茶聊聊天,也可以选择和家人一起出去吃吃饭看场电影,从而摆脱“赖班”的坏习惯。

  都市小青年患了“寂寞病”

  和记者同在一幢办公楼上班的小韦是个年轻姑娘。在记者看来,她活泼大方,勤奋努力,还有一点点“与众不同”——每天下班时间到,当忙碌了一天的同事急匆匆地往家赶时,她却安安静静地坐在电脑前“岿然不动”,还常常一坐就坐到深夜;即便轮休,她也常常会出现在办公室里……

  “很忙吧?”记者问。

  “不,不忙。”她一脸轻松地回答。

  “那为什么不早点回家呢?”

  “回家也是一个人面对电脑和空房间,还不如留在办公室里,有点人气。”

  “她呀,是个典型的‘赖班族’……”她的一位同事在一旁笑话她。

  小韦是外地人,独自来到这个城市发展,平时与亲友联系更多是通过网络。除了那个虚拟的世界,办公室是小韦最主要的交际阵地。“回家也是上网,在办公室也是上网,不同的是在办公室还可以跟值班的同事说说话,找点事做。”小韦说,即便不说话,看到身边有其他人在,心里也会觉得舒服些。

  和小韦“同族”的还有大学毕业不久的王涛。日前,他在一个论坛里发言说“讨厌双休日”,“因为很无聊”,“恨不得天天上班”……被网友笑骂是“变态”“有病”。也有善良的网友劝他周末多出去跟同学朋友聚一聚,放松放松,扩大交际。

  王涛很无奈地告诉大家,在这个城市里,他只有几个大学同学,但都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平时很少来往。而且,同学聚会往往又要花一笔钱,对于刚刚工作、薪水微薄的他来说,这也是个负担。“出去玩要花钱,还不如加班赚钱。”他说。

  王涛告诉记者,平时上班,他下班后都会在办公室里多待三个小时,然后回家,洗澡、给家人打电话,一切就绪正好可以上床睡觉,“不会有太多空白时间去想‘寂寞’‘无聊’这样的问题。”周末,他也会到办公室里待上半天。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王涛开玩笑说,“如果老板看到了,说不定会觉得这家伙很勤奋,应该提拔……”

  一屋冷清让人有家不想回

  王涛说,他原以为只有他是这种情况,但自他在论坛上发言后,有不少网友留言表示理解,因为他们也是或者曾经是“赖班族”。

  “喜欢赖班的大多数是年轻朋友,家人不在身边,朋友不多,交际圈子窄,收入有限,最主要的是未成家,所以有网友劝我早点找个女朋友。”王涛说。

  不过,“单身”并非“赖班族”的“标签”。在本地一家物流公司工作的王先生是位已婚人士,但同样喜欢赖班。他曾经听属下议论他,说他事业心强、每天加班……“其实,哪有那么多班加?只不过不想那么早回家罢了。”

  原来,王先生结婚多年,有一个孩子,正在上小学,为上学方便平时住在姥姥家,周末才会回来,所以平时就他和妻子在家。让王先生感到苦恼的是,除了孩子,他跟妻子很少有共同话题。

  “白天各忙各的,晚上回到家里两人面对面吃饭,夫妻俩三言两语之后就没话说了,十分冷清。”王先生说,他之所以喜欢赖班,就是想避免这种无话可说的尴尬。他很怀念童年那种一大家子的生活,很热闹,很温暖。“中国人就是喜欢热闹。过去追求的是四世同堂,一家子唧唧喳喳热热闹闹。现代家庭一般都是三口之家,如果没有小孩或者小孩不在身边,那就是两口子。这样虽然省却了许多家庭的烦琐事务,但有时难免会冷清。日子久了夫妻感情再好也有没话说的时候。”

1 / 7 上一页


↑点击去参与测试 拜拜粗腰肥大腿↑

今日推荐

预约挂号

大家都在看

热搜推荐

诊疗

APP快速预约挂号
进入诊疗频道

问医生

我要问医生

找药品

药品通

常见病用药

进入药品频道
下载APP,每天都能看健康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