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4 来源:集博网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杨柳青、林国莉、吴元凯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期间新发肝癌的情况,并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指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口服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仍有发生肝癌的风险,基线HBeAg阳性和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较高。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5卷第1期《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上。
采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8年4月至2011年6月门诊随访的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14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调查其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指标,包括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等,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治疗期间新发肝癌的危险因素。
随访32.5个月(6.4~87.6个月),14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发生肝癌15例,肝癌的年平均发病率为3.8%。统计学分析显示,基线HBeAg阳性和有肝癌家族史者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期间新发肝癌的风险显著升高,是新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责任编辑:王翊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