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育儿
妇科
男科
保健
饮食
性爱
心理
减肥
整形
诊疗
心血管
肿瘤科
图片
服务
39问医生
就医助手
疾病百科
药品通
首页 > 健康百科 > 生活与健康 > 时尚休闲 > 生活用品 > 打折

小心中了“打折”的招

2008-05-27 来源:

A-A+

  年末促销旺季即将来到,各类打折的广告语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经过一番兴致勃勃的“血拼”后,消费者拨拉拨拉“算盘”可能会发觉:本想趁打折省点钱,结果却买了高价货。消委提醒消费者请留意打折陷阱。

  儿童商品假日涨价

  过年过节大人们可以不要礼物,孩子是不可能不要的,所以逢年过节的时候,儿童的商品不但不降价反而会涨价。市民叶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本想趁着过年打折时,给儿子买了一套积木。谁知道到了春节,本来打8折的积木突然不打折了。

  提醒:普通商品都是越接近假日越便宜,可儿童商品却是反向为之。商家正是抓住了家长们“苦谁不能苦孩子”的“软肋”。

  名牌产品并不打折

  市民李女士接到了某百货的会员短信,周末进行××节促销,商品8.8折优惠。李女士来到卖场逡巡一圈后发现,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不在商场的促销活动范围之内,真正全面打折的只有超市的商品,算起来也省不了几个钱。

  提醒:《消法》有关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就商家提供给消费者的手机短信或者外挂广告的内容判断,商家的此类促销存在欺诈性。

  提高货价再猛打折

  市民王先生在天河岗顶附近看中了一款进口名牌皮衣,原价3290元,广告上声称6折优惠。而三天之后王先生在另外一家商场看到同样的皮衣的标价只是2680元。

  不少消费者都会发现,一些非常著名的品牌衣服特价只有原价的两三折,甚至更低,一打折动辄就少了上千元。但据反映,其实这些衣服的原价根本没有那么高,商家是提价后才打折。这种方法对于一些喜欢“直奔主题”的急性子消费者尤其奏效。

  提醒:《价格法》规定,商家出售商品必须明码标价,在价格上“制假售假”是十足的欺诈行为。



↑点击去参与测试 拜拜粗腰肥大腿↑

今日推荐

预约挂号

大家都在看

热搜推荐

诊疗

APP快速预约挂号
进入诊疗频道

问医生

我要问医生

找药品

药品通

常见病用药

进入药品频道
下载APP,每天都能看健康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