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在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一家日资企业上班的王丽也认为,如果单纯按照收入来划分的话,自己离白领依然有一定距离。而实际上,自己工作生活中接触到的圈子,又明明是一个白领圈。“我不知道该如何界定自己,但我认为自己应当属于白领。在我看来白领只是一个职业群体,是一种心态和生活方式,并不完全体现在物质上。” 王丽说。
而在另一些高收入者眼里,拥有了白领标准线以上的工资,也不代表自己就是白领了。在他们眼里,白领是一种生活品质。面对急剧上涨的物价、房价,即便拥有一份外人看来尚可的收入,也不足以给他们自称“白领”的底气。
杭州一家外贸企业的业务员徐科每月收入能拿到5500-6000元左右,不过他觉得自己的日子并不轻松。“每月还房贷3200,养车要花费1500,这样算下来剩给我自己的就不多了。” 徐科笑称,自己连买衣服的钱都挤不出来,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都始终穿着公司发的职业装。“白领白领,就是一穷二白。看着光鲜,实际没钱。”
对此,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宁表示,在中国,“白领”的界定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通常人们都会以工作的性质、收入和生活方式来综合区分。一般来说,在办公室里从事脑力劳动工作,工资处于社会中层,能过上比较体面生活的都可称作“白领”。但由于现在物价增长很快,白领要过上“体面的生活”实在不容易。
白领标准:挠到了谁的痒处?
对于“白领”这样一个非官方的软称谓,能不能按在自己头上本无伤大雅。况且所谓的白领标准还是一则假新闻,本该一笑置之。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份无关痛痒的白领收入标准,却几乎引起了各方的不满。
从事社会文化研究的朱秋霞告诉记者,“白领”这个词刚刚出现在中国的时候,社会上对这个群体还是挺羡慕的,觉得他们收入可观、体面得体,还有点清高的意思。但20年过去了,白领恰恰是就业最激烈的群体,随便一个职位都有几十上百人竞争。已经在岗位上工作的,还要不断充电,害怕被炒鱿鱼。
“加班是家常便饭,永远不敢跟老板提休假。睡眠质量差,大把大把掉头发。你说是不是我们这个群体都病了?”朱小姐说。“高学历、高收入硬币的反面,就是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竞争激烈。我一点也不稀罕白领这个头衔。”
另一方面,在大家对着这样一份“白领”榜单大费唇舌的时候,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从事媒体工作的陶小姐说:“白领又如何?白领就该特别高贵么?有些人就是喜欢玩概念、贴标签,什么金领、粉领,蓝领还要分什么普蓝、深蓝、锐蓝。然后对号入座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每个群体对应一种生活方式、消费模式,自我感觉就特良好。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我特烦这种‘端着’的生活态度。”
记者的几位农民工朋友一听记者提起此事,立马回了一句:“没事找事。”在杭州干过泥水匠、也送过水和煤气的江西人李三林说:“我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送桶水才给5毛钱,一个月收入2000块钱不到。什么时候每个月能拿到2000块钱,我就心满意足了,才不管人家将我归入哪个群体呢。”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青年学者方长春认为,以单一收入指标来划分某个阶层很难得到普遍认同。“白领”在国外可能仅仅是个职业的划分,但它在传入中国的时候就带上了一定的社会群体意义,代表着一种特定的生活、消费、休闲模式。“在他者看来,白领或许有很多共同特征,但在‘白领’自己,可能并不认同。他们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自视为工薪阶层。”
方长春说:“与其争论标准问题,不如关心其生存状态。白领标准争论,其实反映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社会各阶层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而一向被视为中等收入、生活品质较高的所谓‘白领’,在很多时候却成为最难受的‘夹心层’,矛盾尖锐,这也是这份榜单引起剧烈争议的原因。”
(实习编辑:林翠坤)
副主任医师
成都军大医院 失眠症科
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牡丹江南山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杭州天目山医院精神科 精神科
杭州天目山医院精神科 心理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江西省景德镇珠山区中华北路317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西安市丰登路97号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哈尔滨市道里区霁虹街75号
二级 专科医院 民营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15号航天中心康复楼7层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乐山市市中区人民西路25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彭刘杨院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彭刘杨路241号;光谷院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