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培养孩子的自理与独立能力的好处
帮助孩子动作技能更协调。吃饭、穿衣,洗脸、整理玩具,实际上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部分。让孩子动手做这些事,能增进肌肉发展和动作协调,也能提高孩子题解决的能力。
养成孩子负责、独立的态度。2-3岁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伴随而来的是自信与成就感。孩子有了自信,学习愿望就会较强,效果也会更好;同时,还能从小培养起孩子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培养独立性的关键:
尊重孩子
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不愿意做的事不要硬逼,让孩子做事尽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众斥责孩子“笨蛋”、“没出息”等;
不要过度保护
在欧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一出生就让他独宿一室,极少与父母同住。孩子学走路时,跌倒了,自己爬起来。
从兴趣上培养
小孩子对游戏活动有强烈的兴趣,想让孩子做些象征性的劳动时,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不爱劳动,害怕艰苦,怎么能够坚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呢?
培养孩子独立性易走入误区
对孩子“闹革命”觉得烦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有越来越大的主观能动性,他不再被动地听任成人摆布,他对成人的指示和安排有越来越大的选择性。
尤其是两岁之后的孩子,就开始闹独立,经常说“让我自己来——”不让喂,吃饭要自己吃,但又不会正确用勺,撒得满脸满身;当成人帮他把被子叠起来时,他偏要“自己来叠”,只好重新打开,让他自己来……有时候还会故意做一些成人禁止过的事情。
这些都是孩子在“闹独立”的具体表现。闹独立常常使成人感觉很“烦”,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孩子独立人格的发展。
培养独立性不等于“不管”
培养独立性并不是任其发展,应教育孩子使其懂得初步的是非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且再让他们逐渐学会约束自己。如果让孩子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会使孩子执拗任性,独断专行,不能和别人和睦友好相处。这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将使孩子很难适应将来的工作,将来的社会。
(责任编辑:周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精神科 精神康复科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云南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副主任医师
杭州天目山医院精神科 精神科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总院: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延安路395号;城西分院: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萍水路333号;华家池分院: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凤起东路7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韶关市南郊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天津市红旗路保同南里天拖宿舍7号楼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西街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府东街100号
三级 综合医院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东海大道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