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多说
吉祥话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随着自己的成长、成熟,身边的老人越来越多,父母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很多老人盼了一年终于盼到儿女回家,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就像一支“强心针”,能享受好一阵子。
因此,春节要把握老人的心理特点,让他们过得舒心又满足。首先,老人讲传统。陪他们挂春联、挂灯笼,听堂“传统美德课”。其次,老人喜怀旧。陪着他们履行祭祖等仪式,感受作为家庭成员的使命和职责。最后,老人爱吉祥。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除了自己的父母长辈,春节期间,只要是见到年长者,都可以说几句吉祥话,祝他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越活越年轻”,他们收到的祝福越多,心情也会越好,精神头自然更旺。
亲子
少报辅导班
寒假对孩子来说,可没有大人想得那么轻松。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教授表示,首先,期末考试后,孩子们拿着成绩单等待“审判”。考好了要“更上一层楼”;没考好要“查漏补缺”。其次,在家时间多了,跟家长的摩擦也就多了。看几小时电视、晚点睡觉都可能成为“导火索”。最后,家长想“争分夺秒”让孩子补习。一到假期,课外班引发的亲子矛盾很容易升级。
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已经承担了不少的课业压力。春节期间,家长不妨主动“出击”,送孩子一个“惊喜”。比如,给他少报两个课外辅导班,开学后孩子的学习劲头可能更足;陪孩子放一次爆竹,可能他就会把这次经历,写成一篇让你感动的好作文。
同事
互相帮点忙
亚美是个聪明能干的女孩,工作也颇受重视。可半年前,办公室偏偏调来一个同样能干的女孩思思,抢了她的风头。“既生瑜,何生亮”,两个人虽然心照不宣,却暗自较着劲。前几天,亚美为买火车票的事很发愁,思思主动告诉她,自己有个朋友能帮忙。两个人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了。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心理援助热线督导王翠玲告诉记者,人际交往问题在他们接触的咨询者中排在首位,其中最多就是职场矛盾。如今,职场即战场,几乎人人高度戒备,嗅不到硝烟的“冷暴力”不断上升。
但春节前后,一方面受到喜气“传染”,大家都想开心;另一方面,每个人都会碰到一些麻烦事,期待有人伸出援手。为缓解矛盾、修复关系提供良机,可以尽能力为他人提供方便,比如买票、倒班等,让大家都能顺利回家;见面时互相说句祝福的话,让新春的喜悦洋溢在你的身边。
(实习编辑:张华仙)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心理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精神科 精神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成都军大医院 失眠症科
主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