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百科

收养程序的精神病鉴定

举报/反馈
2023-09-19 09:37:2939健康网

收养程序的精神病鉴定,一般是指精神病患者或疑病症患者受诉,在收养过程中,收养者将病史及现有症状告诉家人、朋友,通过收养者的观察、倾听、诚恳等方式,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初步的鉴定。

1、根据病史: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过程,如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在收养过程中,收养者回忆或想起曾经发生过的精神疾病,说明该病可能在其他家庭成员中有一定的传播性,提示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2、观察:除了观察精神病患者的外在行为、情感外,还要注意观察其生理机能的改变,如是否出现焦虑、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还要注意观察精神病患者的生长发育状况,是否出现发育迟缓或停滞等。如果此类情况发生较早,且伴随生长发育的迟缓,或者发育过程中行为异常,预示可能存在精神发育迟缓;

3、倾听:根据引起精神病的原因和表现特征,收养过程中收养者倾听患者的陈述,并根据其回答的内容,对引起精神病的原因进行判断;

4、诚恳:在了解精神病患者的情况时,收养者还要特别注意方式和方法,如态度、语言、行为举止,以及收养者的善感、感情和力量。如果收养过程中态度冷漠,对答困难,不愿意进行交流,不注意收养者的生活起居,可能是某种疾病引起,需要进一步检查;

5、其他:还可以通过观察精神病患者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人对其所表现出的行为、语言进行打理,来判断该病是否具有传染性。

此外,还可根据是否曾经报告过自伤、自残史、幻听史等,进行初步判断。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