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百科

高中精神病发病频率

举报/反馈
2023-09-01 18:20:2839健康网

精神病是指大脑机能活动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意志等心理活动发生严重障碍的疾病。高中精神病发病频率并没有明确的数值,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精神病发病频率会有所增加。

精神病大多是由于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欠佳等原因导致。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如果家长给孩子施加的压力过大,就会导致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容易引发精神病。精神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青少年多见。

精神病会导致机体内神经递质功能紊乱,引起神经功能异常,可能会出现情感障碍,表现为情感淡漠、无明显表情、反应迟钝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幼稚行为,例如行为幼稚、离家出走、破坏家人监护、拒绝父母的拥抱等。除此之外,精神病还会表现出思维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行为障碍、妄想或幻觉等,可以通过文字典型描述以及客观行为评定量表等明确诊断。

如果高中生突然出现行为异常,且持续不见缓解,应及时前往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或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利培酮口服溶液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同时家长应为高中生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多与其沟通,减少精神疾病的发作。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