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常识

抗抑郁药常见的误用情况

举报/反馈
2009-08-06 06:20:0039健康网社区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药物治疗是主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人们对抗抑郁药的特性和适应症等认识不足,误用、滥用现象较为普遍。

  误用一:

  用抗抑郁药治疗其他精神疾病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将其他的精神和行为问题误认为是抑郁症,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将抗抑郁药用于没有抑郁症状的阿茨海默病(老年前期痴呆与老年性痴呆);单用抗抑郁药治疗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结果不能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

  其实,抑郁症的表现症状非常复杂多样,有许多不同类型,程度有轻有重,易与其他精神和行为问题混淆,在缺乏专业训练的情况下,发生漏诊、误诊不足为奇。曾有调查显示,上海内科医生仅能识别约20%的抑郁症,说明普通医院的医务人员识别抑郁症的能力十分有限,更不要说不懂医的普通老百姓了。因此,当患者出现其他的精神和行为问题时,最好请精神或医学心理专科的医生诊治,千万不要道听途说,把并非抑郁症的情况误认为抑郁症,擅自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

  误用二:

  只要是抑郁症,一概使用药物治疗

  抑郁症状可能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共同表现,有些适合药物治疗,有些需要心理治疗,还有些需要联合使用药物和心理治疗。抗抑郁药不可能治好所有的抑郁症。

  美国精神学会曾表示,迄今所有的抗抑郁药疗效大体相似,为50%~75%。当一种抗抑郁药无效时,虽然可通过加用另一种增效药或换用一种药获得疗效,但仍有20%~30%疗效不佳。

  临床证实,有些抑郁症的发病与心理、社会压力有关,有的患者有认知歪曲,有的患者对“压力”有不健康的应对方式,有的患者存在人际关系障碍,这些患者都需要认知行为治疗或人际关系治疗。临床调查发现,在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中,有的存在认知歪曲,通过认知治疗帮助其识别、解决认知歪曲后病情迅速缓解。也曾有患者在大剂抗抑郁药治疗下依然整天卧床不起、精神萎靡,经医生深入探查发现,患者对工作“压力”有回避行为。当医生向患者说明回避的危害,鼓励他们增加活动、勇敢面对问题后,疗效迅速上升。可见,抑郁症的治疗既需要药物治疗,也需要心理治疗,细致全面评估之后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令人极端痛苦的疾病,医患应共同协作,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治疗问题。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有的患者认为抑郁症只能使用心理治疗,完全否认抗抑郁药的治疗作用,这种将心身割裂的看法同样是不客观的,也不符合临床事实。

(实习编辑:杨玉龙)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