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就业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升学就业

莫到高考才关注考生心理

举报/反馈
2009-07-01 03:14:0039健康网社区

  高考期间,怪事迭出:担心考前孩子睡不好觉,有家长打电话给机场让飞机停飞,有家长要求火车过境时不许鸣笛;考试中,怕干扰孩子发挥,有家长建议考务人员上树捉知了。凡此等等,反映出家长为了让考生有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投入高考,几乎想入非非了。

  其实,要想孩子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面对像高考这样的人生重要关口,关键在于日常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慢功,慢慢培育孩子的抗压能力,而不是高考临时抱佛脚。

  重视高考无可厚非。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家长不想自己的孩子好?而高考又是诸多考试中竞争最激烈的一次,谁都想顺利通过。于是,考前考中众多家长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环境、提供便利,目的是让孩子进入最佳竞技状态。

  然而,有些家长做得太过头了。在不少家长眼里,高考期间,一切都得为高考让路,恨不得让地球停止转动。

  其实,正常情况下,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干扰是微不足道的,对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孩子来说,更不会构成威胁。对高考的过度关注引发的种种现象,恰恰说明家长在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方面存在误区,平时的工夫下得太少。

  一个健全的人格、一种遇事不慌、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绝不是一时的百般呵护就能得到的,要靠多年一以贯之的培育,其中以家长为主体的家庭教育不可或缺。不重视以人格教育为主、以日常沟通和榜样影响为主要实现方式的家庭教育,恰恰是很多家长的问题。

  不少家长只注重对于孩子物质条件的提供,只留心孩子的分数,平常不注意与孩子沟通,不愿意下工夫了解孩子的内心,不积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学习中的压力、处理生活中的挫折。等到高考关键时刻,对孩子嘘寒问暖,百依百顺,看起来很关心、重视孩子,实则无形中对孩子产生一种压力,效果未必好。

  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辛勤浇灌,培养良好的情商,养成健康的人格和遇事不慌的心理素质,不仅有利于孩子在高考中正常发挥,更有利于他们在整个人生获得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

(实习编辑:杨玉龙)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