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常识

如何让孩子的心理更健康

举报/反馈
2009-07-10 03:28:0039健康网社区

  如何引导孩子健康而顺利地度过人生最宝贵的青春期,为子女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这是每一个父母的重大责任。心理学家胡长兰德曾指出:在一切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死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因而,家长和学校都应重视青春期的心理与生理教育。

  孩子到了十四五岁,一般都进入青春期。这时期的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第二性特征先后出现。随着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他们的心理也发生很大变化:

  ①成人感和性意识开始出现,对异性逐渐变得敏感起来。对言情小说、影剧等特别感兴趣,个别孩子还偷偷交上了异性朋友。

  ②情绪易波动,感情易冲动,看问题常带片面性。男孩精力旺盛,好动、好奇、好斗,有点“胆大妄为。”

  ③自我意识和自主性不断加强。他们很希望父母和老师信任自己、尊重他们,不要把他当小孩,也勿干预他们想干的事。

  ④性格也在发生变化。此时期喜欢与成人顶嘴,稍不顺意就发脾气,并固执己见,且反抗性会明显地增长。

  形形色的社会现象,也对孩子们施加着各种影响,这使青春期的心理与生理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应当引起家长们足够的重视。学生在青春期出现不良现象和行为,往往与家庭有密切关系。主要有几种情况:

  ⒈父母不和,常吵架、闹离婚,孩子得不到家庭温暖,感到苦恼,为了寻求慰藉,便与社会上的不良人员交往。

  ⒉家庭对子女过分溺爱,孩子做错了事,家长还为他们护短,孩子自小养成“骄”、“娇”二气。

  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要求过高、过严、过急,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有位家长怕儿子受“坏人影响”,每天儿子放学时,他都骑车去跟踪,连他上厕所也不放过。儿子在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家长如何对青春期子女进行教育呢?

  ■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同时,家长应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用好的言行去影响子女。
  ■配合学校对孩子讲一些青春期卫生知识。要按孩子的年龄进行性知识教育,让孩子避免由于性冲动而滥交异性的错误。

  ■把孩子充沛的精力引向健康的轨道上来。注意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良好的爱好,积极支持子女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增进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友谊,去除男女学生之间的神秘感。

  ■改进教育方法,多与子女谈心,使孩子有事与大人商。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子多常有苦恼,以致影响情绪、学习和身体。千万不要一见到她们情绪不好、学习成绩下降,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甚至打骂。这种盲目的批评、打骂,往往会把孩子推到对立面。有些孩子经常有异性同学来往,这一般没有什么,但要及时弄清来往同学的行为表现,以及经常来往的原因,并与学校教师加强联系,防患于未然。孩子万一在青春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慎重处理,不宜在大庭广众中议论,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其产生对立情绪,以致更难进行教育。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