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网络心理

网瘾只因大脑“赏罚不明”

举报/反馈
2009-04-15 09:25:0039健康网社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其中一些正面的感情会让我们愉悦,但一些负面的感情,不仅会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感觉不适,长期下去还可能带来诸如心血管病、肿瘤这样的疾病,一些情感还可能影响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和看法,比如在大众眼中,一个喜欢嫉妒、幸灾乐祸的人多少有点“人品问题”。

  不过,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徐格林博士告诉记者,我们每个人的这些情感乃至行为上的差异和问题,其实可能和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大脑结构差异有一定联系。

  幸灾乐祸:一种自我奖励

  在人们的相处中,一个好嫉妒和喜欢幸灾乐祸的人肯定不受欢迎,更往往被视为“人品问题”。可在神经内科学者的研究中却发现,“好妒”与“幸灾乐祸”其实和当事人大脑内的某个组织活跃程度有一定联系。

  嫉妒和幸灾乐祸可以说是一体两面的两种感情:嫉妒就是看见别人比自己好,感到不愉快;幸灾乐祸则是看到别人倒霉、不如自己就开心。“这两种情感当然不健康,但它们其实有自己的生理基础。”徐格林告诉记者,日本的研究人员就在最近发表过一项研究,发现嫉妒和人类大脑中一个叫扣带皮层的区域有关,而幸灾乐祸的感觉所触发的是腹侧纹状体。有趣的是,扣带皮层是一个“惩罚区域”,与身体的疼痛感觉相关,而腹侧纹状体则是一个“奖赏区域”,会给人体带来愉悦的感觉。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嫉妒确实会让人感觉痛苦,甚至有人会形容这种感觉像‘针扎一样痛’,而幸灾乐祸的人则感觉很愉悦。这其实就是大脑的这些区域所传递的信息。事实上,最初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和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得不面对优胜劣汰有关,当觉得自己不如对方时,人就会意识到自己可能被淘汰,从而大脑给出‘惩罚’,让当事人嫉妒和痛苦,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提醒和自我保护;同时,在看到别人不如自己的时候,大脑的‘奖赏区域’就给人‘奖励’,让人得到愉悦感。”徐格林解释道,“但是,临床发现,有一些人的扣带皮层和腹侧纹状体可能比一般人的平均水平更为活跃,那么他肯定比常人更容易出现嫉妒或者幸灾乐祸的情绪。”

  网络成瘾:大脑赏罚不明

  不只嫉妒和幸灾乐祸与大脑结构功能有关,像最近又再度引起人们关注的“网络成瘾”话题,其实也和这个赏罚机制有关系。

  徐格林告诉记者,临床真正达到网络成瘾程度的患者其实还比较少,他们和赌博成瘾、购物成瘾的患者等一样,都存在一类叫做“冲动控制障碍”的问题。而会出现这种问题,其实就和奖惩机制有关。

  人什么会对赌博、网络这样的东西上瘾呢?其实就是从这种活动中,得到的奖赏、获得的快感非常强烈,而因为这个带来的问题所给予的惩罚很薄弱,这导致成瘾者会对危害视而不见,而沉迷于那种强烈的快感之中。“比如正常人在赌博时,赢钱的时候固然很开心,但输钱的时候肯定很心痛;可是对于这种赌博成瘾者来说,哪怕只赢一点、甚至只是看别人赢钱,他的大脑奖赏区域都会给予他奖励,但即使输了很多,他的惩罚区域也只会给点不痛不痒的信号。所以他只会记得快乐,不会记得痛苦,当然无法自拔。”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网络成瘾的人群中。

  好斗恐惧:同一区域掌管

  当然,主管人们情感和行为的不只有这2个奖惩区域,徐格林告诉记者,其实在人脑中有一个边缘系统,和人类的一系列情感、社会行为关系密切,前额皮层、杏仁核、海马、腹侧纹状体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另外一个典型就是杏仁核,这是一个和恐惧、攻击关系特别密切的区域。就拿恐惧来说,研究发现,如果给予老鼠一个声音,再给一次电击,几次以后,老鼠就会对这种声音产生恐惧。而之后的研究发现,这主要激活的就是杏仁核区域。可以说,杏仁核可能以某种方式形成并储存“恐惧记忆”。“调查还发现,冲动犯罪者的杏仁核就特别活跃,同时,杏仁核活跃的人,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不只如此,人脑的左右半脑还有着不同的差异。“有研究发现,左脑受损的人更容易出现抑郁,这当然一方面和左右脑的功能差异有关,但不能忽视的是,人类的左右脑在处理问题时,也有积极和消极的倾向区分。”徐格林告诉记者,“通俗点来说,就是左脑比较乐天派,右脑则是悲观派。”

  徐格林介绍,国外专家曾经分别对脑部受伤的患者与正常人进行比较,发现左侧大脑受损与右侧大脑损伤病人中,左侧损伤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和加重的原因,可能和这一大脑区域参与积极感情回路,损伤后导致当事人无法体验积极感情有关。而对比正常人的大脑也发现,在同样看电影的时候,厌恶和恐惧会提高右侧大脑部分的激活,而积极情感激活的部分则更多位于左侧。

  >>>专家解析

  遗传+调适=好心情

  在弄清这些情感和行为功能特点后,如何能让我们告别那些过多的负面情绪与行为问题呢?

  “现在医学界已经开始尝试着手通过干预大脑这些区域的方法,来解决一些我们以前只能靠说服、教育、疏导来解决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徐格林告诉记者,“就拿恐惧症来说,当发现杏仁核和恐惧记忆关系密切后,专家尝试阻断了这部分老鼠的杏仁核和听觉之间的联系,结果即使出现‘那个声音’,老鼠也不会再感到害怕,因为它已经没有了恐惧的记忆。另外,对于某些严重成瘾的患者,如果能够对他的奖惩区域进行干预,降低他获得的快感,提高他的惩罚信号,就会让他逐渐丧失这种‘瘾’。”

  不过,由于这种医疗手段还更多停留在试验阶段,对于一般的正常人来说,靠的还是自我的有意识干预。“大脑的生理基础源自于遗传,这很难干预,但后天的培养和干预却是可行的。因为正常情况下,大脑的某个部分特别活跃,会让你容易出现这类行为和情绪问题,而如果你反复出现这种问题,那么就会强化大脑这个区域,让它更加活跃,最后可能行成一种通路,导致当事人很自然就进入这个模式,相反,其他的功能会被抑制。”

  如果在早期避免给予过度刺激,那么大脑各组织发育相对成熟后,即使这个部分比较活跃,也不至于引起巨大的问题。“同样拿网瘾来说,虽然现在问题严重的往往是大学生,但其实他们上网和贪玩的习惯,更多的还是在中学甚至更小的时候养成。但如果在他们青少年的时期,就减少上网、游戏给予他们的强烈快感,那么等到成人后,他们再出现问题的几率和风险就会下降。”

(实习编辑:林翠坤)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