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话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本周话题

要让学生害怕你吗?

举报/反馈
2009-03-25 10:34:0039健康网社区

  在如何教育、管理学生的正规文献中,许多专家,当然也包括一些有经验的班主任,所谈的多是如何去爱学生,如何亲近学生;但是,在真正的教育实践,以及教师们私下的聊天时,却很多时候谈及如何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严,如何让学生“怕”自己。这里存在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似乎让学生“亲近自己”更适合公开谈论,而让学生“怕”自己却是一个做得说不得的事。那么,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需要让我们的学生“怕”我们吗?

要让学生害怕你吗?


  我们先举一个万玮老师的例子:

  案例:我工作的第一年……

  我工作的第一年,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事实上,我们受到了全班同学的欢迎。那时,我不知道怎么做老师,不知道怎么上课,我没有老师的架子,和学生的关系很近。课堂上,我给他们讲故事,用故事说明道理;课后我和他们平等地交流,他们也邀请我参与他们的活动;春天来了,我带他们走出校园,到野外去踏青,去熟悉各种农作物和植物;双休日,我领着他们去溜冰场溜冰,去娱乐公园游玩。我们在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一起都很顺利。

  可是,问题在第二年伊始很快暴露出来。学生进入初一,逐渐表现出心理上的叛逆,没有经验的我处理不当,进退失据,很快便陷入巨大的迷惑和痛苦之中。而很多事情,一开始没处理好,导致后来彻底弄僵。初二的时候年纪重新分了班,我的情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糟,因为那些调皮的男生还在我的班里,别的班级的调皮的学生又加入了进来。

  那时的我虽很努力,可是对学生已没有什么正面的影响力。我说的话再正确,他们也不一定听。即使他们知道我是为他们好,他们也不照着做。那时的我经常痛苦得无法入眠,我不断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面对着一群处在他们一生中最叛逆时期的男孩,我体会到了黔驴技穷的感觉,也终于明白因为我一开始的“一着不慎”,而造成后面的“满盘皆输”。到了初二结束,因为我这个班级频频“出事”,学生成绩差,纪律也差,我终于被学校撤去班主任的职务。

  你看,在万玮老师初当班主任的时候,对学生也是充满爱心的,学生也是喜欢他的,但是,最终却遭到了管理学生上的挫败,丧失了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影响力,原因何在?很简单,缺乏教师应有的“威严”。

  教师为什么需要学生怕一些呢?

  从学生层面来说,中国人常说“人之初,性本善”,认为学生本质上都是善良的,但其实,人性就其本质而言,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如果教师对于学生的本能欲望不加克制的话,那么,学生在显现善良、可爱一面的同时,他们的自私、懒惰的本性也会自由发展,而有效节制他们欲望的一种方式,就是对教师的“敬畏”之心。

  从教师层面来说,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一个领导者的影响力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领导者人格、能力构成的非权力影响力,这是一种个人权力,是一个领导者“信”的根源;二是由领导者的合法权、强制权等权力所构成的权力,是一种职位影响,是一个领导者“威”的根源。教师,作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者,自然也拥有这两种权力,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专业能力对学生产生非权力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师角色、奖惩权力也对学生产生着职位的影响。俗话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管会不会作废,作为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这种职业权力来对学生产生影响,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从现实情况来说,虽然我们现在更多的时候喜欢谈教师给予学生的“爱”,但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师如果没有威严,学生对老师没有一点敬畏之心,那么,其教育影响的效果也会是打折扣的,甚至会影响到教师自身在学校的生存,在专栏所谈到的例子中,就是学生对教师不怕、甚至丝毫不在乎导致教师失去了班主任的职务。此外,作为中国教育的现实,常见的班级学生人数也有4、50人之多,那么多的学生即使是喜欢自己的老师,肆无忌惮地表达这种喜欢都会对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影响,如果一点都不“怕”老师,那学生最后肯定就“疯上天去了”。

  因此,教师在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时候,适当树立自己的作为一名管理者的“威严”,让学生心存敬畏之心,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然而,虽然说教师在教育影响建立适当的“威严”,做到“不怒自威”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角色状态,管理起班级效率也比较高,但作为教师必须清楚的是,教师不能始终依赖“威严”来管理学生。例如,当年在中国叱诧风云的马俊仁教练,他在带长跑队员的时候多采用的是通过惩戒,让队员“害怕”的手段,虽然在前期的教练管理工作中,运行良好,也带出了几位出名的世界长跑冠军,但是,在后期,这种管理模式却导致教练和队员之间矛盾丛生,最后引致“马家军”的解散。此外,教师的“威慑力”和“亲和力”所体现的是教师“威与信”的两极,这两点在现实的表现上是有些冲突的,教师如何做到既“威”且“信”,而不是时“威”时“信”,让学生产生不可捉摸,变换莫测之感,这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因此,作为一名学生的教育者的管理者,首先要清楚,教师的“威严”虽然是必须的,但何时树立这种“威严”?以什么样的方式树立这种“威严”?在什么情境下表现这种“威严”?我们在后面相关章节中会陆续谈到。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