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个案分析

探寻宝贝打人的心理动因

举报/反馈
2009-03-12 00:02:0039健康网社区

  探索欲、吸引注意和愤怒的表达,宝贝的这种行为叫作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比如,在很小的婴儿身上也会出现愤怒,婴儿由于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大发脾气。宝贝不自主愤怒的典型表现包括又蹦又跳、哭闹和尖叫。宝贝越小。立即满足他们想要的东西的要求越强烈。随着长大。这种情绪激动的、任性的、不受支配的表现逐渐减少。而报复性的攻击逐渐常见,表现为摔东西、抢夺、抓掐、咬人、攻击、骂人、顶嘴和固执己见。

  通常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行为如哀嚎、哭泣和发脾气由于不再受到父母认可。这些行为便会自动减少了。如果加以正确引导,攻击倾向可以转化为成长过程中的力量。转化为忍耐、坚毅等积极的品质。

  攻击性是一种稳定、持续的心理特性。研究证明,3岁时爱打架的宝贝,5岁时仍然爱打架;6—10岁日寸攻击性的多少,将预示着10~14岁时打架、嘲笑、戏弄别人、与同伴争斗的倾向性,这种稳定性对男孩、女孩都适用。

  心理学家对600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2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的攻击性记录能有效地预测成年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如犯罪、夫妻不和等。另一项研究发现。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如果10岁左右爱发脾气,长大后多与同事关系紧张。所以。宝贝攻击性的强弱将对他的一生产生影响。而两三岁宝贝的攻击性,有很多时候只是探索、好奇或是单纯模仿的结果,所以,要把正常的自信心和攻击与更令人担心的极端行为区别开来。

探寻宝贝打人的心理动因
编辑热荐:心理学家提出幸福计算公式


  小娟的宝贝打人,可能是在吸引妈咪的注意力

  从小娟宝贝的表现来看,她是在用攻击行为来争取妈咪的注意力。因为,妈咪跟她分离得太久了。隔代抚养最大的一个弊端是,3岁前的宝贝正处在亲子关系依恋的关键期。这个时候是建立爱和信任的安全感的重要时刻,而家中最重要角色的妈咪的缺位,会让宝贝缺少安全感,爷爷奶奶的爱是无法代替父母的爱的。潜意识担心妈咪突然离开的宝贝,可能会采取破坏性的行为来吸引妈咪的注意。

  小娟提到,宝贝要大人告诉她“宝宝好,打了也没关系”。说明宝贝很需要得到大人的认可。因为即使是“打了。宝贝也还是好的。”另外,爷爷奶奶很容易对宝贝过分溺爱,而不能给宝贝建立一个赏罚分明的家庭规则。宝贝因为自己的要求总是能够得到满足,当发现破坏性的行为也被宽容的时候。他就会越来越肆无忌惮。因为即使是打人、骂人,也基本上得不到惩罚,还会得到“宝贝好”的评价,这样宝贝的行为就越来越变本加厉了。

  小墨涵在用“打人”来探索世界

  而小墨涵的“打人”则代表着另外的一层意义。这是她探索世界和交流的方式。外向、好动的墨涵看到陌生的事物或小朋友,会产生一种好奇感,她会先仔细看,确定是什么,而后伸出手想“探索’一下。

  也可能之前。妈咪或是到家里来的朋友和亲戚看到墨涵可爱的样子,会摸摸她的小脸、打打她的小屁股。模仿能力强的墨涵就会把这种“打招呼”的方式搬到她和小朋友的交流中。在她的心里,拍打别的小朋友和拍玩具、桌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此外,表达愤怒、单纯模仿等也是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原因。

  你的行为不恰当,会无意间强化宝贝的攻击行为

  虽然攻击的行为起因不同。但是,你都会对宝贝的攻击性产生影响。如果处理不当,你可能会加强你不喜欢的行为,而会削弱你们真正希望鼓励的行为。比如,宝贝正在和小表哥吵架——她想要哥哥正在玩的玩具。哥哥不给。宝贝的哭声更大了,你气得不得了,命令哥哥把玩具递给“可怜的小妹妹”。这个时候。你就已经强化了宝贝的哭嚎。并且使得她可能以后更加多地采用这样的强制行为。得到玩具就是强制因素。

  还有,你的这种安慰使得你以后对哭嚎让步的可能性变大了。如果你知道,你是在“训练”宝贝哭嚎,而宝贝是在训练妈咪采用非正义的、毫无抵抗的手段。你会怎么想呢

  如果宝贝这次因为哭闹,而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下一次,他肯定还会采取同样的方式。

1/2上一页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