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美国19世纪著名哲学家劳夫沃尔多爱默生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却能够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也因此,在交往中,眼神的交流就显得至关重要。心理学家发现在交流中,语言所占比重为7%,声调占了37%,而眼神和肢体动作所占比重却高达56%,其中,眼神是最重要的交流武器。
眼神交流是本能
为证明眼神的力量,让我们先看一个特殊的例子。2007年6月22日开幕的第二届世界聋人篮球锦标赛中,尽管无法进行语言交流,运动员们仅通过手势和眼神就给观众送上了一场场精彩的比赛。这个例子虽然极端,却反映出眼神在合作中的作用。
眼神能让人们更好地协作,这其实是人类本能的心理反应。心理学家发现,婴儿在学会说话之前,便会追随他人的目光,和父母进行眼神交流。当大人将目光投向天花板,婴儿也会跟着看同一个方向。这是因为他们知道,每次追随父母的眼神,自己就会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可见,人类从婴儿时代起,就懂得眼神交流或许能带来某些好处。
从进化心理学上分析,我们可以用“目光协作假说”来解释这一现象。人类诞生后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无声”时期。在这个阶段,作为新生的人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整个种群能生存下去。此时,相互协作自然成了不二的选择。例如,一个人面对凶猛的野兽,正感到有心无力时,看到同伴就在周围。他们虽然没有语言可供交流,却可以用眼神示意同伴如何围攻野兽。久而久之人们发现,如果同伴能够明确自己眼神的方向,将帮助他们判断自己正在看什么或计划什么,这可以让协作更加顺畅,成功的几率也大大增加。正因如此,眼神交流就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传承下来了。
喜欢是合作的前提
英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表示喜欢对方时,眼睛会熠熠有神,瞳孔也会放大。于是,在人际交流中就出现了“看—喜欢”的原则,即喜欢谁就会对谁多看几眼;同时,这个原则又是双向的,即说者对听者注视时间长,反过来听者也会更多地注视说者,并对其产生好感。有了喜欢做前提,合作起来就不那么难了。
例如在培养营销人员的课程中,培训师都会告诉学员们,一张巧嘴固然能说得人心动,但眼神的交流往往更能在短时间内让对方接受你的游说。根据“看 —喜欢”的原则,我们假定你拜访客户时,用真诚的眼神和他对视,就会让对方感觉你懂得尊重他人、诚实可靠,对你的好感也会随之增加。同时,他的心理变化也会通过眼神反馈给你,你会因此受到鼓励,更愿意和他进一步沟通。
眼神交流需有度
虽然我们知道眼神交流能让合作更顺畅,但肆无忌惮地注视对方也会适得其反。一般认为,直视对方的眼睛是不礼貌的,专家建议交流时以望着对方眉心位置,或眼睛下方为宜。交谈时,我们可以在这几处之间适时转移视线,这样既不直接对视,又能被理解为关注对方。
另外,虽然目光交流很难量化,但心理学家的研究还是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他们发现,人们在倾听时有75%的时间在注视讲者,而在谈话时人们会有 41%的时间在注视对方。而且,平均每次注视用时2.95秒,而每次对视的时间是1.1秒。研究表明,在这个范围的目光交流是安全适度的。
(实习编辑:林翠坤)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心理科
主治医师
广东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主任医师
北京精神科 精神康复科
主任医师
广东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副主任医师
杭州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钟楼底2号
三级甲等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沈阳市浑南新区金帆中路1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北省满城县东马乡
二级 中医医院 公立
宜昌市兴山县胜利街
二级甲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立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1019号深圳市福田妇幼保健院门诊保健大楼5F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