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热门话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婚恋热门话题

“冷暴力”居中国家庭暴力之首 常常被人忽视

举报/反馈
2009-02-15 01:26:0039健康网社区

“冷暴力”居中国家庭暴力之首 常常被人忽视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不同。如今,家庭暴力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不过,在人们的印象中,家庭暴力多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夫妻间拳脚相加、头破血流的身体暴力。现在,相比这种“热暴力”而言,一种新型的家庭暴力———以冷落、漠视等为主要特征的精神虐待正悄然在一些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流行”。

  一再忍耐,一再坚持,春节终于过完了。2月6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许女士终于下定决心走进了法院,起诉离婚。

  “3年了,我不能再忍了。否则,总有一天不是我被逼疯了,就是我杀了他。”许女士伤心地说,选择离婚,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除夕前一天晚上,许女士的丈夫因为一点儿小事开始和她“冷战”,整个春节期间两人没说过一句话。

  “这不是第一次了。”许女士说,她和丈夫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就结了婚,刚结婚时关系还算融洽。3年前,两人开始因为生活琐事时常“冷战”,最长一次3个月没说过一句话。她也曾无数次想过离婚,可每次想到自己的面子、儿子、父母,就放弃了。但这一次她终于下定了决心:自己的父母去年先后去世,儿子今年即将上初中,她该为自己考虑了。

  【现状】

  发生率居三种家庭暴力之首

  像许女士一样,一些人在春节期间也遭受了家庭暴力,其中“冷暴力”更是有增多趋势。

  何为“冷暴力”?兰州商学院法学院教师吕春娟将其定义为:夫妻双方在产生误解和矛盾时,不通过交流等方式积极处理和解决,而是疏远对方,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对方漠不关心、轻视和放任,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或使用讽刺挖苦、侮辱性语言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冷暴力’是一种精神暴力,它是与身体暴力、性暴力并存的家庭暴力形式。”吕春娟说,尽管身体暴力、性暴力也包含精神暴力的成分,但他们是通过伤害对方躯体进而伤害对方精神的,而“冷暴力”多是一开始就指向精神。

  有资料显示,正是这种常被人忽视的精神暴力形式,其发生率却为三种家庭暴力之首。

  来自天津市妇联的信息表明,春节过后到妇联反映家庭暴力问题特别是“冷暴力”的妇女,比平时多了20%左右。

  专家分析,春节期间家庭暴力增多的原因多样,有年久积怨的、有给双方老人过年钱物不均的、有因教育孩子发生分歧的,但大都是小事被放大了。从目前发生的家庭暴力来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明打:双方动手,造成人身伤害;另一种是“暗斗”,也就是“冷暴力”,这种行为导致的心灵伤害甚至比前者更严重。

  广西龙泉山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潘润德介绍,从近年来到中心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来看,一般文化层次越高者,发生“冷暴力”的比例越大。

  这个人群以机关干部、白领人士居多,他们对家庭依赖性不大,但为了照顾面子,又往往忍住不离婚,一些“冷暴力”家庭甚至维系终生,夫妻双方都过着不堪回首的日子。

  在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工作的贾楠,近年来对家庭“冷暴力”案件一直十分关注。她以红桥区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为例进行了分析:2005年至2008年以家庭暴力为由提出离婚的占离婚案件的2。7%,其中“冷暴力”又占家庭暴力总数的30%。

  在这些发生“冷暴力”案件的人群中,73%以上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实施“冷暴力”的男女比例大约各占50%,较之身体暴力以男性为主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近年来知识分子家庭‘冷暴力’频发并日益增多决不是偶然的。”吕春娟分析,在某种意义上,家庭“冷暴力”的产生与夫妻文明程度的提高是相关的。“冷暴力”把家庭矛盾的对抗由低级的身体虐待转为高级的精神压迫,把躯体对抗转为心灵对抗,把武力较量转为智力、忍耐力的较量,把明显的冲突转为隐蔽的对立。这正是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更容易发生“冷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