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实例:父母用爱打动“网瘾”孩子
今年18岁的阿升(化名)性格内向,朋友较少,学习成绩一般,对于未来的想法也比较茫然,且缺乏与父母间的沟通。一年多前,阿升偶然认识了一位女孩子,开始了一段短暂的恋情。没多久,女孩主动与他分手,令阿升陷入深深的痛苦中。为了躲避现实,他不由自主地疯狂上网,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面对日渐沉迷网络的阿升,起初父母采取了“又打又骂”的方式,却丝毫不起作用,反而令阿升更加反感。后来,他干脆辍学在家,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就是泡在网上;父母刚张嘴劝说,他就摔门而去,躲进网吧继续“泡”。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阿升每天上网10多个小时,变成网络“瘾君子”。
在心理学家陈智雄的客户档案里,阿升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陈智雄告诉记者,这类以上网躲避现实的“网瘾”者最为常见。他们大多具有人际交往障碍,多有社会适应不良的情况出现,且目标理想定位偏差,缺乏比较稳定的目标理想,缺乏爱与幸福感。在现实中受到挫折后,他们往往会转而通过网络寻找“成功”的感觉。在他们看来,网络游戏非常公平,只要技法够好,就一定能赢。在网络上,他们用虚拟的成就代替了现实的成就,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得到了补偿。于是,在网上获得“成功”后,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更加严重……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或许是十分自卑的,非常渴望爱和幸福。父母就是他们最好的心理医生。”陈智雄说,就阿升这个例子来说,如果父母在发现他的“网瘾”苗头时,以和风细雨的劝说来代替“家长式”的打骂教育,或许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根据阿升的具体情况,陈智雄在治疗中采取了“聊天”的方式,像讲故事般地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他;同时,请他的父母进行配合,对他进行感化,打开他的心房,让他意识到父母对他并没有放弃,感受到父母对他的付出。在心理学家和父母耐心的劝导下,阿升每天上网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渐渐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在父母的帮助下,他还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走上社会开始了人生另一段征程。
调查:“网瘾”人群有低龄化趋势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网络成瘾需要具备几大症状:首先,出于非工作学习目的每天上网6小时以上;其次,这种上网状态持续了3个月以上,才能构成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第三,社会功能即学习、工作和交往的能力因长期上网而受损。另外,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对网络产生心理依赖;如果减少或停止上网时就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这是诊断其为网络成瘾的必备标准。
“‘网瘾’者近年来增加的趋势十分明显,且有低龄化趋势。”市第四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高级心理治疗师高镇松告诉记者,据统计,2007年医院每周接诊“网瘾”者最多3例;去年,该数字翻了两番,一周最多甚至接诊过12例。这说明“网瘾”者的数量越来越多。高医师说,染上“网瘾”一般中学生居多,且男生比女生多;从去年开始,他们发现小学生和大学生渐渐多了起来,10岁左右的小学生也开始出现在“网瘾”者的行列中。
杭州天目山医院精神科 心理科
主任医师
云南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理科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主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北小街2号
二级 中医医院 公立
河北省涉县城关镇振兴路498号
二级甲等 中西医结合医院 公立
上海市新华路54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越西县西山路3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民营
阜新市清河门区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鹿阜镇环城西路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