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个案分析

“西点男孩”心理会健康吗?

举报/反馈
2008-12-29 00:54:0039健康网社区

  “西点男孩学校”属于寄宿式学校,平时,学生白天在原来的学校正常上课,放学后回到“西点”。除了上课外,还进行跆拳道篮球足球等训练。“西点男孩学校”引发争议最大的是学校平时主要是采用鞭打、吃辣椒、吃黄连的方法作为惩罚,同时以发放现金的办法作为奖励,并且采用分级管理的办法。

  对于“西点男孩学校”的教育方式做下面几点分析:

  首先是对“鞭打、吃辣椒、吃黄连”等惩罚教育的分析。当儿童犯错误后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是对的,但要注意惩罚的方式和方法。惩罚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让儿童做不喜欢的事情,如西点的各类体罚方式;另一种是剥夺儿童喜欢的事情,如减少儿童的游戏时间,一段时间内停止对儿童进行奖励等。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共同点是都能起到一些表面的效果,即能在短时间内减少甚至消除儿童的一些不良行为,如打架、危险行为等。

  但是这两种教育方式带给儿童的深层次的影响却有着天壤之别。体罚等负强化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儿童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惩罚过多会使儿童在困难面前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特征,总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做都是不对的,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西点的这种体罚方式是一种经典行为疗法,对人行为的改变有一定的疗效,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少甚至消除儿童的一些不良行为,但是却只停留在行为抑制的层面上,与认知脱节,一旦外部环境消失回到原来的家庭中,则容易失去效果,甚至带来矫枉过正的危险。而当儿童犯错误的时候剥夺儿童做喜欢的事情的权利,则能够让儿童更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同时也不会给儿童的心理留下阴影。这个在教育心理学上已经非常明确的道理,到了现实生活中却是如此的混沌不清。

  其次是容易形成模仿的心态,形成“以暴制暴”的不良观念。通过自己和身边同学的实际例子,西点男孩会很快学习到只要别人不听话那就能打得他听话。当众体罚、鞭打孩子会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铭记一生的屈辱,同时模仿和报复的心理会让孩子很快学会“以暴制暴”,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更没有好处。

  再次,赤裸裸的金钱奖励会给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洗刷的铜臭。“西点”的奖励方式会让他们觉得按照规则去做就能得到奖励,听老师话就能得到奖励,而奖励的方式就是现金。虽然我们提倡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社会、理解社会,同时现代社会对金钱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任何好的行为都以金钱作为奖励的方式,很容易让孩子从小就掉进“一切向钱看”的无底洞当中。

  皮鞭和人民币,会无情地扭曲学生的性格——“不听话就打,听话就给钱”的教育方式,培养的是真正的男子汉还是心理发育不健全的问题男孩,则有了明显的答案。

(实习编辑:邓碧琴)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