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探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灵探秘

别等人疯了才去就医!

举报/反馈
2008-10-16 15:43:0039健康网社区

  ——访著名精神病学专家翁振玉教授

  今年1月初,记者曾带一对山东来京的夫妇和他们的女儿去北京安定医院就医———他们的女儿精神状态有问题。女孩17岁,是当地重点高中高二学生。从记者一见到她起,她就在哭、哭,不停地流泪……母亲用手绢不停地擦着女儿眼角时,自己的眼圈也红红的。

  记者问:“她干嘛老哭啊?”———满面忧伤的母亲说:“她老惦记着学习,害怕耽误了功课。”记者想女孩还挺明白,没有什么大问题,就对眉头紧锁的父亲说:“她可能是学习压力太大,有些焦虑,经过专家的心理治疗,可能会缓解她内心的焦虑。”

  父亲说:“我们带孩子来就是想请北京的专家给确诊一下,她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她说话很清楚,什么都明白,我不相信她有什么精神病。”

  在专家特需门诊,女孩反复从诊室中跑出来,那位70多岁的老专家几次追出来在候诊室里和蔼耐心地询问她,可女孩什么都不说,只是哭、哭……最后老专家将女孩的父亲叫进诊室,等他出来后记者发现他眼含泪花。记者赶紧跑进诊室,老专家表情严肃地说:“从这个孩子的精神状态,她一进诊室,我就看出来了,她是精神分裂症。这孩子已经病了四年了,耽误啦———要早治才好啊。”

  当记者听到“精神分裂症”这个词,吓了一大跳!它,是重性精神疾病,精神致残率很高。在记者和女孩的父亲离开特需门诊时,这个山东汉子咬着嘴唇哽咽地对记者说:“孩子完了,孩子完了,我们给孩子治晚了……”

  当记者听到这位父亲几近绝望的声音时,立刻想到“精神疾病”的后果是严重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一样,在早期就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呢?于是记者带着有关精神疾病方面的问题,采访了翁永振教授,目的就是“别等到人真的疯了,才想到去就医”!

  案例分析

  她:“疯了”才被学校察觉,延误了诊治。

  案例:一位21岁的女病人是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学生。她和男朋友共同参加了该校“XX社”(登山组织),2002年上半年,该社去西部登山时,她的男朋友不幸遇难。她以前是一个活泼、能歌善舞,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女孩,从这以后变得孤僻、不爱说话。女孩自述感到前途渺茫没有希望,活着没有意义,厌世想自杀。当时周围所有人都没看出她已经有病,也没意识到她已经出现严重的精神问题。她妈妈非常悲伤地对翁教授说:“孩子曾经在一年里几次割腕自杀……最近学校才把这一情况通知我。”

  翁教授:女孩的男朋友遇难以后,她心中的抑郁情绪一直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同学、老师都认为是他俩感情很深,男朋友的死使她精神受了刺激,不久就会好的。一般人受到非常严重的创伤,半年左右就能恢复常态,如果无法恢复,那就是出现精神问题了。我对这个女孩的诊断是:严重的抑郁症,致残的可能性较大。她今后日常生活需要家人监护,还必须终生服用抗抑郁症药。现在人们普遍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个女孩的病情已经到了临床“充分发展”的程度,应及时送她到专科医院就医,结果延误了病情。

  他:及早察觉自己精神异常,及早就医疗效很好。

  案例:去年,一位男大学生来找翁教授看病,他是北京一所国家重点大学的尖子生,学习成绩很好。在病情出现之前他就不爱说话,性格也很孤僻。他说,后来连老师讲课的内容都听不明白、不理解了。翁教授问他:“老师讲的话,你是听不懂呢还是听不明白?”他说:“每一句话我都能听懂,但就是不知道含义,不知道怎么综合、概括,无法变成自己的东西。”他还老觉得同学在议论他、笑话他,感到人家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翁教授问:“你想什么,你不说出来,他们怎么会知道?”他说:“他们对我脑子里发射一种电磁波,通过电磁波反射的感应,知道我在想什么。”以后,他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在宿舍里白天也拉上窗帘、把门关得严严的,就怕自己的思想被同学发射的电磁波探察到。

  翁教授:我对这个学生的诊断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行为障碍为主的疾病,该病人的知觉和综合判断分析过程出了问题,后来通过六个星期的药物治疗,他的这种幻觉、妄听症状就消失了,效果还不错。我一再强调,精神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最好。

  她:为生育孩子擅自停药,旧病复发跳楼而亡。

  案例:一位女病人是个青年教师,患有精神分裂症,经过治疗,效果很理想,出院后就恢复了工作,后来又结婚了,婚后也很幸福。有一次,她找翁教授说她和丈夫特别想要一个孩子,能不能停药,要个孩子。翁教授告诉她,停药是不行的,容易导致旧病复发。她回到家还是把药停了,怀孕生了孩子。由于她要照顾小孩子,精神负担很重,又犯病了,跳楼死了。翁教授:这就是没有遵医嘱按疾病的规律来治疗的结果。停药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复发的几率非常高,停药一年复发率50%,两年是70%,三年是90%,甚至100%。

  她:遵医嘱不敢再擅自停药,病情控制生活美满。

  案例:一位女病人患抑郁症,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后来经过翁教授的治疗,病好了,要到珠海去工作。翁教授要求她一定要定期和医生联系,指导她用药,指导她如何适应社会。她到珠海后,翁教授在北京鞭长莫及,无法指导她了。她觉得自己吃了这么多年的药,没什么事了。结果自作主张停药,半年后就出现症状了,精神萎靡、厌世想死。她前后停了三次药,复发了三次,都是赶紧服用抗抑郁药,才得以缓解,以后再也不敢停药了,现在生活得很好。翁教授:这个病例说明,患者只有根据自己疾病的特点,按照医生的指导来用药、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问题

  记者就翁教授所讲的病例向他提出几个问题。

  记者:精神疾病早期出现的异样症状是可以被发现的吗?

  翁教授:不管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抑郁症,表现最突出的是个人能力的下降,认识功能的下降,理解、分析、判断能力衰退。我前面分析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出现的症状非常明显,多次割腕,就是没有人认识到她的精神出现了严重问题。这说明什么?说明人们对精神卫生的无知。这就需要政府有关方面重视,大力推广普及精神卫生常识。

  记者:是否可以在各综合性医院设立“精神科门诊”和“精神卫生体检”门诊呢?这样是不是可以淡化大众对“精神病”的偏见,使老百姓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精神疾病治疗和精神卫生体检呢?

  翁教授:我早就有这个想法。精神科专家进入综合医院,开精神专科门诊,这样精神科可以得到其他科的支持,发现病人的早期症状,很快转到精神科。我认为当务之急要在机关、团体、大学、企业、基层社区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尤其心理卫生知识,早期发现病人,早期在基层社区医院得到及时治疗,能够减少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专家简介

  翁永振是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及心理学家,原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曾在美国、日本等国举行的国际会议上以“精神康复”为主题做演讲。翁教授毕生从事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教学与治疗,著述甚丰,是我国精神病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

  小资料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最为常见的疾病,目前在我国的人群发病率为0.7%。国内在精神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占整个住院病人数的60%以上。精神分裂症临床分型有:单纯型、青春型、紧张型、偏执型及其它类型。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时期,常有感知、思维、感情、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能缺损,病程多迁延,不易察觉,缓慢进展,一旦察觉,就已经发展成重性精神分裂症,难以治愈,随着病情发展将会导致机体各功能衰退,所以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是以强安定剂为主,有的也将其称为神经阻断剂或者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它们有较强的镇定和安静作用,能够阻断部分神经冲动的传递。它们在临床上的主要用途是治疗精神分裂症,也经常被用于治疗躁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因此较为通用的命名为抗精神病药物。

  抑郁症

  人的心理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叫感觉,即对你所了解的事物内容所采取的态度。每个人对自己所见、所闻、所学、所得都存在一个态度:喜欢或厌恶。而抑郁症患者对一切事物多采取负面的态度,即以负面的态度来对待成功和喜悦。抑郁症属于心理障碍。一般抑郁症在合理治疗的情况下可以控制,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责任编辑:蒋辉)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