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引导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灵引导

孩子性发育,父母先扫盲!

举报/反馈
2008-10-15 00:53:0039健康网社区

  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接诊了100多名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的男青年。一个个外表帅气的小伙子,生殖器却发育异常,不是包皮过长或包茎、阴茎短小,就是两侧睾丸发育障碍像婴儿睾丸一样蚕豆大小。这些前来就诊的患者,有的是在参加征兵体检时才发现的,有的却是结婚前后知道的病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辛钟成教授感慨万分地告诉记者,做父母的本应该在孩子发育期及早治疗患儿的生殖器官发育畸形,可是却由于父母“性盲”,延误了孩子治疗的最佳时机。

  当一些父母被问到“如何面对孩子的性发育畸形”时,许多父母都难以启齿。孩子们渴望从家庭获得相应的性教育,而父母却忽视了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教育——指导孩子观察自己的性器官发育情况。许多父母对孩子正常的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不了解,想当然地认为,孩子身高和智力发育没问题,就不会有什么生殖器官上的问题。还有些父母盲目地认为孩子小,生殖健康是长大以后谈论的事情,根本不知道孩子的生殖器官发育是否正常。

  辛钟成教授指出:从幼儿到青春期(13岁-18岁)是男性性腺发育并合成性激素,性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男女从幼儿时期过渡到成人时期的一个转折阶段。在发育期间,生殖器官发育发生着显着的变化,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男女第二性征显现,再此期间女孩月经来潮和男孩遗精。如果孩子们不知道这些知识,遇到突发月经来潮或遗精,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心理恐惧或担忧,往往会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生理变化熟视无睹,不闻、不问、不去观察,等到有了问题或问题严重时,后悔已晚。

  在北大医院男科中心,一些父母前来咨询:男性睾丸发育异常应该什么时候进行最佳治疗?包皮过长是不是一定要手术等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让更多的父母了解、关心孩子的生殖健康,我们特地将许多家长关注的问题和专家的回答列举如下:

  1、我的孩子13岁了,睾丸还像小花生米那么大,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有问题。孩子13岁了,睾丸还像小花生米那么大,也就是说孩子长大了,睾丸却没发育。医学上称之为睾丸发育不全。睾丸发育不全可分为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和后天性睾丸发育不全,除了男性第二性征如阴茎睾丸发育比正常男孩小外,胡须、阴毛或腋毛生长也延迟。治疗的最佳时间是青春期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我的孩子个子高1。5米,阴茎为什么又短又小?应该怎么办?

  到正规医院检查。人的个子高矮和阴茎大小不一定成正比。但是孩子个子1。5米,阴茎发育却又短又小就应该去看医生。一般阴茎的长度会随着年龄增长,如果年龄增长阴茎不长就要看看是否是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小阴茎患者,应根据病因和阴茎发育以及功能状态的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3、包茎手术什么年龄最好?

  包茎手术的最佳时机是学龄前期4-5岁以后,如患者反复尿道感染或包皮与阴茎间形成斑痕,应尽早手术。包茎就是包皮口狭小,包皮不能向外翻转,从而不能暴露阴茎头。包茎可分为先天性包茎和后天性包茎。先天性包茎是指小儿出生时包皮不能外翻,妨碍龟头甚至整个阴茎发育,其包皮口似针孔大小,有的甚至发生排尿困难。后天性包茎多继发于包皮过长引起的包皮炎,或包皮和阴茎头的损伤,包皮口有瘢痕性挛缩,皮肤失去弹性和扩张力,使包皮不能向下退缩。完全包茎的孩子如果不做治疗,对成人后的性生活会有影响,由于包皮内炎症、污垢的刺激,患阴茎癌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

  4、怎么知道孩子生殖器官发育畸形?

  孩子出生时,医生和父母必须检查睾丸是否下降到阴囊,阴茎形态发育和排尿功能是否正常。幼儿时期和性发育时期,父母还要认真观察孩子阴茎和睾丸的发育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到专科医院诊治。青春期家长平时可以观察孩子有无排尿方面的异常及是否有乳房发育,阴囊内睾丸是否存在,注意是否合并有尿道下裂隐睾等问题,此外,小阴茎综合征常常伴随嗅觉不灵、早期聋哑、视力差等病情。生活中还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晨间阴茎勃起、遗精等生理现象以及心理问题。

  辛钟成教授认为,近年来,由于环境毒性因素以及食物中化学毒性物质污染等原因,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患者趋于增加。父母亲最贴近子女,因此家庭应成为性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不仅需要正确引导孩子的性健康,还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定期对子女进行健康检查。如果孩子的生殖器官有发育障碍,拖到成年才就医,不仅延误了治疗良机,还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这种延误对孩子伤害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性盲”。

  辛钟成教授呼吁,孩子性发育,父母先扫盲!

(实习编辑:邓碧琴)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