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网络心理

网络表达如何远离语言“暴力”

举报/反馈
2008-09-28 08:48:0039健康网社区

  在日前由本报教科文部与人民网联合举办的“让网络远离暴力”座谈会上,专家们普遍认为,“网络暴力”现象越过了道德和法律底线,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亟须运用教育、道德、法律等手段进行防治,让网络逐渐远离“暴力”。

  传播信息时夹杂着主观臆断 “网络暴力”打破道德底线

  据专家介绍,“网络暴力”现象进入公众视野,源于2006年2月“高跟鞋虐猫”事件及当年4月的“铜须门”事件。这两个事件引起了网民公愤,在“网络通缉令”的强大攻势下,当事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被“人肉搜索”公开,其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

  刚开始,人们还在为网络时代“正义舆论力量”的强大欣喜不已。但是,随后“网上通缉令”越来越频繁,“人肉搜索”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私密。网上还发生了歪曲真相造成的“冤假错案”,如“史上最毒后妈”事件,造成对公民人权的践踏。

  特别是发生在2007年底的“很黄很暴力”事件,让很多人开始反思“网络暴力”现象。仅仅因为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了一句“很黄很暴力”,北京一名13岁的中学生成为“人肉搜索”的受害者之一,她的出生年月、所在学校、家庭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在极短时间内被全部曝光,网上还出现了大量恶搞的视频、图片、漫画、帖子……尚未成年的孩子身心严重受伤,以至于她的父母发表文章,声泪俱下地谴责这种行为。

  “良好的动机一般情况下会引发正面的行为,但在一些情况下,动机和行为结果却会出现偏差甚至相悖的情况。”心理学专家应力教授说,一些参与者对事件本身并没有真实全面的了解,通常只是根据自己单一甚至片面的信息来源,夹杂着主观臆断,对信息进行复制、改变和传播。这种行为很可能会侵害当事人的隐私权、名誉权甚至健康权,给当事人造成较大的精神损害。

  “假如不遏制这种打破道德底线的‘网络暴力’现象,也许有一天,可能诱发群体性恐慌,会使人减弱对网络的信任感,还可能导致价值观和道德的混乱。”应力说。

  “语言暴力”往往伴随着侵权行为 健全法制保护公民权益

  2007年底沸沸扬扬的“姜岩死亡博客”事件过后,死者的丈夫最终选择了起诉,把对其发难的网民和网站告上法庭。他说,这个事件毕竟是自己的家事,毫不相干的网友们到家门口来闹,甚至影响了小区内的居民,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

  律师钱列阳认为,网上舆论的重压或许能促成当事人反思其行为,让事件最终得到妥善解决。但网民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畴内进行评论和实施行为,如果超越了法律界限,就容易越界为“网络暴力”。

  专家认为,“网络暴力”和社会暴力行为有很大不同。通常来说,“网络暴力”现象具有多种形态,包括网民对未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和当事人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受损;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言论和行动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一些网络事件还未得到证实,网民就开始发表具有攻击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使当事人在来不及解释澄清真相之前,就被这些‘语言暴力’打倒。” 律师张雁峰说。

  在“网络暴力”现象中,伴随行为往往是公民的隐私权和名誉权等被侵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显冬认为,要制止“网络暴力”现象,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现行法律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同时,还需要健全法制,尽快出台保护公民隐私信息的法律法规。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认为,保护公民隐私是互联网发展遇到的重大挑战,信用卡号、住址、电话等私人信息都在应该保护的范畴内。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及时出台相关法规,规范网上无节制的侵犯隐私权行为。

  让文明理性的声音成为主流 净化网络环境需自律和规范

  “互联网虽然是虚拟化的平台,但是网民的网络行为是现实行为,网民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应力说,全社会要营造氛围,积极引导网民提高网络素养,进而净化网络环境。

  专家认为,如果网上总是充斥着“语言暴力”,理性的声音就会退场;反之,如果文明、理性的声音占据了网络言论的主流,那些惯于使用“语言暴力”谩骂攻击者也就会自觉退场或改变其行为方式。

  “面对网络这样的新生事物,特别需要青少年学会自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说,“网络暴力”大都产生在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络使用者当中。应该引导青少年学会自律,学会在网络上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很多业内专家表示,要遏制“网络暴力”,最终要靠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健全人格,提高素养。每个上网者都应认识到,任何攻击行为都可能走向暴力,攻击别人者也有可能被别人攻击。我们要保持对别人的真正尊重,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同时,网络媒体肩负着重要的管理责任,要出台相应的规范,强化网站的监督和管理功能,避免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和商业利益而忽略社会责任,真正做到合法办网、文明办网。

(实习编辑:邓碧琴)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