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塑造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性格塑造

儿子喜欢当女生怎么办?

举报/反馈
2008-09-24 00:47:0039健康网社区

  男孩妈妈的疑惑

  儿子想做女孩?

  也许我怀孕的时候特别想要一个女孩,所以常讲女孩的事情给他听,六一节他看到女孩发漂亮的发夹就特羡慕,常对我说:妈妈,我也要留长头发,我也要穿裙子!

  记得这个夏天妈妈给我做了一件真丝小背心,结果我穿不太合适就给嘉宝当睡衣了,我骗他是裙子,他高兴得跟个什么似的……

  这几天又说,他又说想要当老婆了,唉,你们的宝宝会有这样的想法吗?

  儿子喜欢当女生怎么办?

  这段时间,儿子很反常:穿衣服要穿PL的,颜色要鲜艳的!袜子要穿粉的,还只跟姐姐妹妹玩,不跟哥哥弟弟玩!

  不要爸爸,只要妈妈和奶奶,还想穿裙子!

  问他为什么?

  答:我不想当男生,我是女生!

  在宝贝对“我是谁”开始有了初步的概念之后,性别意识开始成为宝贝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宝贝对生理上的性别认识一般容易掌握,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但是随着宝贝的成长,宝贝还需要在心理上理解性别的概念,理解自己在社会行为中扮演相应的性别角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性别和性别角色认同。

  值得一提的是,生理上的性别与心理上的性别认同有时并不一致,有些人会发生性别认同混乱的现象,这使他们非常痛苦,常常觉得自己在一个错误的身体里。因此,教宝贝很好的认识性别和理解性别角色是爸爸妈妈不可忽视的。

  宝贝性别认同发展的3个阶梯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宝贝就有了性别的烙印,从姓名、服饰、玩具,到以后的行为要求、生活方式、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宝贝正是从爸爸妈妈对待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要求中逐渐地理解性别。

  第一阶梯 3岁前对性别的理解只是外部特征层面

  3岁前的宝贝就能够很响亮的说出自己的性别,但他们对性别的理解只是外部特征层面的。开始时,宝贝会好奇的问妈妈,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是和妈妈一样,还是和爸爸一样。逐渐地,他们学会从发型、衣着上来辨别男性或女性,不过,这时他们还不大能真正明白男女的不同,同时他们也不能理解性别是恒定不变的。

  第二阶梯 4岁对性别的意识开始丰富

  到了4岁,宝贝的性别意识开始丰富许多。他们对性别的差异也比3岁时更好奇。比如,当宝贝发现男女上厕所的方式不同时,通常会好奇地问“为什么男生要站着尿尿,而女生要坐着尿尿?”同样,他们对自己的生殖器也产生了好奇,想看看自己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到男性和女性在生殖器上的差异。有时,听到有人提起“小鸡鸡”等字眼,会觉得神秘而咯咯地偷笑。甚至有的宝贝会因为实在太好奇,玩起脱裤子之类的游戏。这时,宝贝的性别刻板印象也在加强。他们会坚定的认为,男孩子玩洋娃娃是不正确的,女孩子也不能玩那些打仗游戏。

  第三阶梯 5岁以后真正开始了解两性的差异

  宝贝真正开始了解两性的差异,他们知道除了外表的不同外,还包括生殖器官的不同。如果你问他们,男生和女生有什么不一样,最常听到的答案可能是:“男生不可以穿裙子”,“女生可以留长发”等。但如果你一直追问,他们会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你:“男生有小鸡鸡,女生没有。”由于对性别的理解,这时的宝贝对性别也开始敏感起来,开始懂得不好意思和回避。他们也真正理解性别不会随时间、外部特征、愿望的变化而变化。

  在性别角色理解方面,学龄前的宝贝会将许多玩具、衣着用品、工具、游戏、职业甚至是颜色与一种性别联系起来,而与另一种性别严格隔离,形成非常刻板的性别角色印象,这种现象直到儿童中期才会得以缓解。

  正确引导宝贝性别意识的5个建议

  爸爸妈妈应留意自己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所可能造成的影响。

  爸爸妈妈对性别的接受程度会影响宝贝对自身性别的认可。比如,如果妈妈因为工作和家务过于繁忙,有时会抱怨“做女人真累”,这种观点则有可能引起女儿对自己性别的悲观。性别是有差异的,但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爸爸妈妈应该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应该让宝贝理解: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值得尊重的、有价值的,不论性别如何,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施展才华。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注意养育方式对宝贝性别意识的影响。

  爸爸妈妈的养育方式从宝贝一出生便不断地影响他们。有的爸爸妈妈为了自己没有圆梦——想男孩生了女孩,想女孩生了男孩,就将自己的宝贝装扮成相反的性别,认为反正宝贝年纪小,意识不到其中的差异。事实上,这些模糊的态度非常容易使宝贝发生性别认同上的混乱,阻碍性别意识的正常发展。

  为宝贝树立良好的性别角色榜样。

  父母就是宝贝绝好的性别角色榜样,在日常生活的身体和视觉接触中,宝贝可以从妈妈身上认识女性角色,从爸爸身上认识男性角色,从父母身上发展对异性的信任,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自己身上的性别特征,甚至是性格特征,这对宝贝的影响是终身的。爸爸妈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情景让宝贝理解不同的性别角色,比如在爸爸工作辛苦时,妈妈和女儿一起安慰爸爸,体现女性的温柔和理解;爸爸和儿子一起来完成繁重的劳动,让儿子感受作为男子汉应有的坚强和力量。

  尊重宝贝先天的气质类型,不要给宝贝套上性别的枷锁。

  虽然,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性别刻板印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和女性在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上已经呈现了一定的中性化。严格的界定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相对的两极,人本身就具有双性化。因此在性别认同正常发展的前提下,不宜过多的限制宝贝的爱好,以免阻碍他们的个性发展。

  重视爸爸在宝贝性别意识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心理学家们发现,爸爸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有较大差别,而妈妈对子女的态度与行为差别不如爸爸那样明显。比如,在游戏中,爸爸会严格地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标准来要求孩子(尤其要求儿子)玩那些适合其性别的游戏,而妈妈总是怕孩子磕着、碰着,并以温柔的方式不加区别的对待孩子。

  在游戏活动中,爸爸是处在一个独特的位置上来影响宝贝的活动和对活动的选择的,他们总是比妈妈更多地鼓励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从事探索活动,帮助宝贝掌握技巧、获得经验,在这些游戏活动中逐渐培养了男孩子的阳刚之气,也使女孩子逐渐摆脱了只能进行安静游戏的传统束缚,使她们在温顺的性格中增添了开朗、果敢、自信等优良品质。

(实习编辑:邓碧琴)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