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让升学兴趣,赢在起跑线上

  兴趣,是你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增强您的职业适应性,让您不输在起跑线上;兴趣,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您的潜能,提高您工作的快乐感。

  您想有个成功的人生吗?请选择兴趣吧,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说:“兴趣比天才更重要!”

  “外语”永远成了梦

  个案1:前年,学生小黄填报志愿时想“无论如何,先挤进名校大门再说”,于是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外语专业,而改选了冷僻的护理专业。

  她如愿以偿地考进了上海某一流名牌大学,但在该校护理专业读了一年后她发现,所学的知识对她来说枯燥无比,很难掌握。

  她申请转系,学校告知她:“成绩必须达到年级前10名才可能转,而且不能转到英语系。”

  小黄硬着头皮日夜苦读,终于成功转到了中文系。虽然学中文比学护理有意思了,但小黄却发现,由于自己基础差,学起来还是很吃力。她说:“早知如此,当初不如报一般大学的外语系了!”

  点评:小黄感到护理专业“枯燥无比”、“很难掌握”,在于她没有兴趣去了解这个专业。

  进入陌生专业,通过学习,也很有可能会产生兴趣,但这要比一开始就有兴趣偶然得多。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对于在校生转专业有不少限制,设置了较高的“门槛”。考生填报志愿时千万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转专业”上。

  味同嚼蜡想改行

  个案2:28岁的小张当年填报志愿时想“环保”是世界性的大问题,学这行,以后肯定好就业,就填报了某重点大学的“环境资源管理”专业。

  哪晓得学起来才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的知识一点也不感兴趣,学不进去。好不容易毕业了,也对口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做起来味同嚼蜡,内心倍感压抑。

  现在他想“读研”转行,想想自己都快30岁了,也不知自己的事业,何时才能真正开始。

  点评:专业与职场一衣带水,相关相连,高考填报志愿,其实是人生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如果报错专业,就很可能像小张这样导致职业脚步的紊乱。

  临时改行难就业

  个案3:小孙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认为和计算机有关的专业比较时髦,就把它填在第一志愿了,毕业时才发现,这行人才济济,只有人才尖子才能找到份较好的工作,于是他改行想去做销售。他性格外向,多才多艺,善于交际,他认为自己肯定适合这一行。

  在人才招聘会上,他专门往大型公司和企业的营销部门投送简历,可是众多的公司都一致拒绝了他的求职简历:你是IT专业的,怎么跑来应聘我们的销售经理呢?至今他连一次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点评:只有对某种专业感兴趣,才会对该种专业的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地思考、探索和追求,而不会像小孙那样,看到就业难,就立刻转变职业方向。

  即使他应聘上了自己感兴趣的销售岗位,他也会做起来很吃力,因为他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据了解,现在单位很重视知识根底,对来应聘的研究生,还会查询其本科学的是什么专业。

  得心应手缘兴趣

  个案4:小彭高中毕业时,因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就听父母的意见,填报了法学专业。

  学起来才发现,他对法学不感兴趣,虽然强迫自己努力学习,但是学起来总是感觉很吃力,每次考试都是费尽心力才勉强过关。毕业时,听从就业指导教师意见,应聘到报社当上了摄影。因为他的业余爱好是摄影,大学4年,他摄影技术大有长进,作品多次在学校举办的摄影大赛中获奖。

  从理科到文科,一开始他感到非常吃力,连图片说明也写不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后,他的采访能力和文字功底大大提高,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成绩并不比新闻科班出身的摄影记者逊色。

  点评:预测职业生涯的成功和失败,兴趣、价值观、动机等情感性倾向因素,对职业生涯的适应性都有影响,在这些因素中,又以兴趣所起的作用最大。

  如果从事感兴趣的职业,能发挥全部才能的80-90%,而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如果没有兴趣,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

  很多人都会像小彭那样,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兴趣是什么,最好进行一下心理测评。

(实习编辑:贺凤丽)

2008-08-12 05:30:00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间质性肺炎的七种表现
间质性肺炎常见有进行性呼吸困难、持续性干咳、全身症状等表现。该疾病是一组以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可由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环境暴露等多种因素引发。1、进行性呼吸困难:间质性肺炎患者早期表现为活动后气短,如爬楼梯、快走时出现喘息,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逐渐加重,甚至在静息状态下也可能感到气促。晚期患者常因呼吸衰竭需依赖氧疗维持生命。此症状与肺泡-毛细血管膜增厚、肺顺应性下降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衡密切相关。2、持续性干咳:由于肺间质炎症刺激支气管黏膜下神经末梢,此类患者多为刺激性干咳,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黏液痰,夜间咳嗽可能加重。部分患者还可因剧烈咳嗽引发胸痛。3、全身症状:另外也有部分间质性肺炎患者伴随非特异性全身表现,包括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若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可出现发热、关节肿痛、皮疹等原发病症状。这些全身症状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或存在系统性受累。间质性肺炎患者首先应避免接触已知致病因素,如粉尘、有害气体等,吸烟者需严格戒烟。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特发性肺纤维化可遵医嘱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延缓病情进展,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者需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控制炎症,具体的用药应遵医嘱。氧疗可改善低氧血症,肺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运动耐量,终末期患者可考虑肺移植手术。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随访,若出现呼吸困难急性加重,需立即就医排查肺部感染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魏文鑫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植发的危害大吗
植发手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脱发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危害,主要包括毛囊损伤、术后感染、疤痕形成以及植发效果不理想等方面。1、毛囊损伤:在毛囊的提取、分离或种植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毛囊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毛囊成活率降低,甚至无法生长出新的毛发,从而影响植发的整体效果。此外,取发区的毛囊若受到损害,还可能导致该区域毛发稀疏,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心理状态。2、术后感染:由于植发手术属于有创操作,若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感染。感染的表现通常为伤口发红、疼痛、渗液等,严重时可能需要额外的治疗措施来控制感染,这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延长恢复时间。3、疤痕形成:无论是毛囊单位移植术还是毛囊单位提取术植发技术,都可能留下疤痕。毛囊单位移植术技术通常会留下条状疤痕,而毛囊单位提取术技术则可能形成点状疤痕。若医生操作技术不佳或患者属于瘢痕体质,疤痕可能更为明显,影响外观。4、植发效果不理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发生长方向不自然、种植区颗粒感明显等问题,影响整体美观。此外,术后可能出现原生发脱落、植发区域脱发等情况,但多数为暂时性,可随着时间恢复。建议患者在考虑植发时,务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以降低风险。术前应充分了解手术过程及可能的风险,术后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阴唇特别大
大阴唇特别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包括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等;治疗方法则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包括观察随访、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一、病因:1、生理性因素:大阴唇的大小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女性可能天生大阴唇较大,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青春期后,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大阴唇可能进一步发育,导致其体积增大。此外,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升高和局部血液循环增加,也可能导致大阴唇暂时性增大。2、病理性因素:大阴唇特别大可能与某些病理状态有关。例如,外阴炎、前庭大腺囊肿、外阴肿瘤等疾病可能导致大阴唇肿胀或增大。外阴炎常由感染、过敏或刺激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前庭大腺囊肿则由于腺体导管阻塞导致分泌物积聚,形成囊肿;外阴肿瘤(如脂肪瘤、纤维瘤)也可能表现为局部组织增生。二、治疗:1、观察随访:对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大阴唇增大,若无明显不适或功能障碍,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建议定期观察随访。若为妊娠期间的大阴唇增大,通常在分娩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后会逐渐消退。2、药物治疗:对于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大阴唇增大,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药物治疗。例如,外阴炎可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前庭大腺囊肿若伴有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对于过敏或刺激引起的外阴炎,可使用抗组胺药物或局部激素药膏缓解症状。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药物。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药物治疗无效的病理性大阴唇增大,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前庭大腺囊肿可通过手术切除或造口引流;外阴肿瘤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手术切除或进一步治疗。对于单纯性大阴唇肥大,若患者有美容需求,可进行大阴唇缩小术,但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大阴唇特别大的原因多样,建议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尽早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选择合适的内衣,避免不良生活习惯。若有大阴唇整形的需求,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手术安全和效果。
程梦婕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吃柿子的七大禁忌有什么
通常没有“吃柿子的七大禁忌”的说法。一般情况下,吃柿子的禁忌包括不宜空腹食用、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同食、糖尿病患者慎食、未成熟柿子勿食等。如果食用柿子后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如腹痛、呕吐等,应及时就医。1、不宜空腹食用:柿子中含有大量鞣酸和果胶,空腹时胃酸分泌多,鞣酸与胃酸作用,会形成不溶性的硬块,即胃柿石。胃柿石可能导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需进行胃镜下碎石或手术取石治疗,如内镜下圈套器碎石术、外科胃切开取石术等。2、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同食:牛奶、鸡蛋等高蛋白食物不宜与柿子一同食用,柿子中的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沉淀,影响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长期如此,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问题。如果不小心同食而引起不适,可能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助消化的药物。3、糖尿病患者慎食:柿子含糖量较高,主要是葡萄糖、果糖等,升糖指数相对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后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不利于血糖控制。若血糖波动过大,可能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急性并发症,需及时就医,使用胰岛素等药物降糖治疗。4、未成熟柿子勿食:未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更高,口感苦涩,食用后对口腔和胃肠道黏膜刺激性更强,可能引起口腔麻木、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胃肠黏膜损伤、出血。如果遇到上述症状,需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治疗,如使用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硫糖铝等。食用柿子时,要选择成熟的柿子,且适量食用,一般每天不超过2个。食用柿子后,可适当饮水,促进消化。购买柿子时注意挑选无软烂、无黑斑的优质柿子,并妥善保存,避免变质。对于不确定自身是否适合食用柿子或食用后出现不适的情况,应咨询医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