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引导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灵引导

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隐匿化

举报/反馈
2008-07-18 07:43:0039健康网社区

  心理问题为什么会呈现低龄化、隐匿化的特点呢?我们知道,人从七岁开始进入社会化,从十二岁到二十二岁又是青春期,这个阶段会遇到学习的压力、情绪的管理、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等问题,一旦解决不好,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什么叫社会化?就是与人打交道,与社会沟通交流。人的一生,是不断解决问题的一生,不仅青少年是这样,成人也不例外。成年人如果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压力,与领导关系不好,或经济困难,或婚姻紧张,或情感不顺等问题,解决不了时也会引起心理问题。

  当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家庭变得富起来时,却没有教育富裕起来的孩子的经验。穷孩子的心理与富孩子的心理是截然不同的,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都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当我们贫穷的时候,是把生存放在第一位的,而教育放在第二位。比如,我们这一代人,在中学阶段的时候,要和父母去劳动,干家务活,照顾兄弟姐妹,通过劳动体验和感悟人生,心理也就比较成熟。穷人的孩子比较皮实,从小在艰苦环境中生长,练就了能吃苦耐劳的性格,培养了承受压力的能力。当我们富裕起来的时候,就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生存放在了第二位,尤其独生子女家庭,天天除了盯住他们学习外,什么都不让做。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不能从生活中真正感悟人生和体验生活,心理也将逐渐萎缩退化,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不和睦,抗挫折能力、时间和情绪的管理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就出现了。但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往往对这些心理问题重视不够。

  青少年在心理问题上的反映有这么几点:一是逃避。也就是他失去了心灵和心理的自由,想逃避现实的正常生活。比如,白天睡觉,晚上通宵地上网,整天在大街上溜达或离家出走等,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外在反映。二是发泄。就是孩子一遇到解决不了的挫折和问题就发泄。我们开办的中国青少年成长基地刚装修一新的环境一个月后全都坏了,就是在那里接受治疗的孩子,用砸东西、攻击等暴力行为发泄自己造成的。这种心理不正常的表现,应引起我们家长的高度注意。此外还有很多,比如,内向不说话,自残甚至自杀。还有的心理问题比较隐性,不易发现,具体表现是,该他做的事拖着不干,遇有问题就来回地拖延,有的是去喝酒,把问题抛到意识之外不去解决,还有更可怕的就是吸毒。还有的人因为过早谈恋爱就厌学,甚至厌恶老师,这些都是青少年早期的心理不健康的反映。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发展成抑郁强迫症。中国现在的抑郁症发病率是5%,排在全国疾病发病率的第二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得抑郁症的大部分是青少年。

  我们的一项统计分析表明,孩子们出现的心理问题85%的原因在父母或家庭的身上,15%归在学校身上。孩子为什么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呢?心理学家发现,这些孩子从两岁开始,家长没有很好地给他建立满足感延迟。“满足感”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什么叫满足感?就是孩子两岁以后,他要获得一种满足感。孩子要这要那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正确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坚决不给,合理的也要延迟地给。比如说,孩子今天非要你现在给一个好吃的东西,你要告诉他,等一会再给他买。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给孩子立规矩,而且这个规矩要建在七岁以前。现在,我们往往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要的还往怀里塞,这就不能建立满足感延迟。

(实习编辑:贺凤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