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热门话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职场热门话题

走出职业倦怠的心理泥潭

举报/反馈
2008-07-02 05:04:0039健康网社区
走出职业倦怠的心理泥潭


  “今天完成了一篇稿子,明天还得想下一篇稿子怎么写,任务压得连睡觉都在想稿子的事,哪天才有个了结哟,真想一走了之,可离开了这岗位又能干什么呢?”

  诸如此类的职场倦怠情绪,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或者体验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绪,有些是由于从事该项工作的时间的确太久了,而且重复单调,了无生气;有些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备感压抑;有些则是因为自身性格、兴趣等原因出现了 “职场错位”,越干越烦,越干越不适应。那么,该如何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尽早走出“职场倦怠”的心理泥潭呢?

  给工作的“咖啡”加点“糖”

  一项工作干久了,看上去轻车熟路,实际上会有一种重复“吃剩饭”的感觉。其实,“剩饭”也罢,鲜菜也罢,关键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口味”,不断地变化一些花样,就像给咖啡加点糖一样,使你的工作不再“苦涩”。

  阿力是区里的“土记者”,由于职业的限制,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写一些所谓的“正面报道”,除了经常泡会报道领导的活动外,就是唱唱“四季歌”,即春天来了写春耕,夏天来了写支农,秋天科技进大棚,冬天领导访工农。一年又一年,阿力真有些厌倦了。后来一位远方笔友劝告他,闲暇时尽量少赴些饭局,多看看书,多写些各类体裁的文章,看到趣闻写点时评,有感而发写点散文,这样多头并进,你就会觉得自己学有所限,“充电”还来不及,哪有时间去“倦怠”?阿力深受启发,身体力行后果然干劲倍增。

  创新才有动力

  一个同事,曾有几次机会可以改行做其他工作,可是他却十几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干得津津有味。有一次聚会时我们问是否会感到单调倦怠,他的一番话让我们茅塞顿开:“我不敢说我有多么敬业,我只是觉得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其重复单调的一面,这要看你怎样去把握。像我任教的政教专业,决不是一成不变的概念加历史的重叠,而是每天每年都会有新的变化,因此我每天都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最新时事动态,同各地的同行交流,并不断地看一些新的书籍,这样在编写讲义时就会觉得常写常新,讲出来的课也很受学生欢迎,我自己也从中找到了乐趣,所以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枯燥的职业。只有创新才有动力,这就是我的体会。”

  适时换岗

  如果你真地感到你的职业不适合你,如果你仅仅是看在“钱”的份儿上才疲于应付,那我还是劝你长痛不如短痛,找个机会向老板言明自己的处境和期望,适时给自己换个更适合的岗位。如果对方勉为其难,就干脆另谋高就算了。因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才不会感到倦怠。

  小王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国企从事文秘工作,收入稳定,工作相对轻松。可是几年后他时常觉得工作提不起兴趣,回到家也是懒洋洋的。妻子看到他这个样子,决定利用一个假期陪他到海南游玩一趟,给他充充“氧气”。在海南的几天时间里,小王表现得极为活跃,有时会撇下妻子和同学到各企业游游逛逛,热衷于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回到家后,小王的情绪倒是好了不少,可工作热情仅仅维持了两个星期就冷却下来了。妻子和他促膝谈心,认为他的性格不适应干这个工作,可是这工作其他人想干都干不上。

  掂量来掂量去,小王最后决定找老板要求换个活动范围大一点的岗位。老板用人所长,把他放到了业务部门,遂了他的心愿。现在小王每天挟着公文包走南闯北地和客户谈业务。虽然工作压力大,可他还是干劲十足,忙得“不亦乐乎”。原来小王天生就是个交际型人格,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是个“人来熟”,以前天天面对的几个熟面孔和生硬的卷宗,哪有不倦怠之理?

(实习编辑:贺凤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