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就业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升学就业

高考将至,考生家长如何应对

举报/反馈
2008-05-30 07:03:0039健康网社区

  一、家长适度关注

  家长的行为及情绪表现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心理变化,因此,家长应营造一个适合于考生学习习惯的家庭备考氛围,以乐观的态度积极与考生进行有效沟通,尊重考生的意愿,多激励、赞美和肯定考生,增强考生的自信心,并允许考生面对压力时的情绪宣泄,做好后勤工作,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以下4点尤其需要注意:

  1.不要剥夺考生的成人感。家长总希望考生将全部时间用于复习备考,因此,所有可能涉及到考生“浪费时间”的事情均由家庭包办代替。比如有的家长将水果削好、切块后用牙签扎好,一边在孩子身边盯着做练习,一边将水果放到孩子口中。高中阶段的学生成人的意识很强,考生认为家长将自己幼稚化,心理受挫,会对家长的行为产生强烈不满。

  2.不要片面追求营养口味。家长在考前极力为考生增加营养,一味追求高热量甚至补充营养液,改变考生日常的饮食习惯,致使考生偏食、消化不良,精神状态不佳。有的考生不得不采取药物治疗和卧床休息来调整身体的不适。

  3.不要将家庭改建为监狱。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适于学习的宁静环境,拒绝一切访客、关闭家中所有的娱乐设备,如电视机、音响、广播,拔掉电话线,家庭成员之间说着悄悄话,过度的安静,也会引起考生的心理紧张。这样的氛围严重强化了考生的心理压力,致使学习不能集中,产生焦虑情绪。

  4.不要强化高考意义深远。家长一有空就和孩子谈高考的重要性,将高考与考生的前途及生活质量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停地向考生灌输一种声音“考不上重点大学,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在社会上就难以立足,难有发展”。这些引导无形中给考生造成心理压力,令考生如临大敌,焦虑增强,不能进行有序地复习和备考。

  二、 考生心理调节

  1.平常心面对高考。无论在备考阶段还是高考过程中,以一颗平常心面对高考,才能考出好成绩。考生不妨认为高考只是对高中学习的一次全面考核,命运仍然在自己手中。只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无论在哪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年龄有多大,都可以学习到需要的知识。

  2.正视自己的水平。一些考生在备考期间设立了不现实的奋斗目标,选择不可比的参照对象来要求自己,试图通过三五个月的时间达到班或年级最好水平。因不切实际的目标,导致自己屡试屡败,雄心变灰心,自信心受到伤害。备考期间,考生应以自身或相当水平的同学为参照对象,随时发现自己的进步,满意于自己的变化,每天进步一点点,高考时才会有相应的成绩。

  3.拥有积极的心态。每天面对镜子笑一笑,告诉自己“我今天是快乐的、有进步的”。适度夸大取得的每一点成绩,给自己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能行,确信自己可以成功,相信自己在高考过程中能以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心态取得优异成绩。

  4.淡化失眠现象。考生在备考期间,由于压力和紧张状态引起失眠,出现失眠现象时,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按照某人指点采取数数的方法,结果数越数越大,人越来越精神,没有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而更多同学的日常体会是听英语磁带或轻音乐,或者读一本相对枯燥的书便逐渐就进入了梦乡。过度关注失眠的效果,就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失眠引起焦虑,焦虑导致失眠。

  三、考生放松训练

  备考期间考生的学习负担加重,需要自我心理调节,因此必须学会放松训练。如:呼吸、运动、音乐、沟通、睡眠、冥想等等。

  1.呼吸放松法:闭合双眼,深呼吸,吸气5秒钟,吸气时要深、满,憋气20秒,呼气10秒钟,呼气时要慢、匀,反复练习10次,达到放松的目的。

  2.运动放松法:科学安排生活,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机结合起来。课间走出教室,活动活动腰肢,坚持每天锻炼身体1小时,减少剧烈运动,可以晚间散步,免得身体受到伤害。

  3.音乐放松法:暴躁的音乐令人兴奋,听轻音乐对调整人的紧张情绪起着积极的作用。

  4.沟通放松法:当感觉到压力、焦虑和情绪不稳定时,与知心朋友或者心理咨询师进行一次沟通交流,会起到放松的作用。

  5.冥想放松法:在轻音乐的伴奏下,冥想自己进入大自然的美境,冥想听到小溪流水、小鸟鸣叫,看到彩蝶飞舞,自己自由自在沐浴阳光,或冥想在海边日光浴,听海涛波浪等等,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实习编辑:贺凤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