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剖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行为剖析

自恋的人喜欢探听隐私

举报/反馈
2008-05-28 07:05:0039健康网社区

  王先生是一名职场白领,跟他接触的人都有一种感觉,他太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了!许多曾和他关系不错的人也纷纷避他而去,而他自己却不作反思,对别人的生活依然过分关注。

  像王先生这样喜欢打探别人隐私的情况,也叫窥视,是缺乏心理边界的表现。之所以能维持,是因为这种行为有“获得性受益”。许多人在他面前不设防,轻易把自己的生活细节告诉他,满足了他窥视的欲望,使他的窥视行为得以固化。正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喜欢窥视的王先生便有了长期“客户”,甚至难以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再者,王先生一直在试探别人的边界,如果对方不拒绝,他就试探下去。其实他也在寻求被拒绝,寻求对方给他一个边界,可和他在一起的人又恰恰是一群不会拒绝的人。于是,得不到拒绝的王先生,就一直这样追问下去。

  这样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狡辩,比如“别人喜欢让我这样做”,或者“如果他不喜欢可以拒绝”等,但这些理由都站不住脚。因为这些人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使自己看上去总是“对的”,他们是一群具有“自恋”性格的人,甚至会利用别人的弱点来使自己满意。

  这类人往往过度自我膨胀,在社会上不仅没有遭到过大的挫折,反而被社会所称许。长此以往,还有一定危险,易使他们的自我认知出现偏差,误以为自己真如想象中那样伟大而无所不能,最后导致伤害别人,众叛亲离。

  想让这类人有改变的动机,需要外界适当给他们一点挫折、一点拒绝,让他们的膨胀自我冷却。另外,社会也需要反思,这种行为为何会有生存的土壤?社会究竟需要倡导一种怎样的文化?此外,软弱并不等同于善良,正如窥视并不等同于强大,王先生身边的人也需要学会拒绝,学会捍卫自己的权益。

(实习编辑:贺凤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