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常识

接受他人的批评是成熟的标志

举报/反馈
2014-05-18 01:09:56新浪

  批评很少来自朋友。一方面这是因为朋友通常会顾及对方的感受而尽量回避当面批评,而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人在交朋友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回避那些与自己见解不同的人,抑或会有意无意地疏远曾经批评自己的人。偶尔的情况下,朋友会提出中肯的批评,而被批评者通常相对容易接受,某种意义上也是因为他既然能够交到那种在必要的时候当面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那么他本身的性格中就具备认真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特质。

  来自陌生人的批评,相对来看很可能最容易对其视而不见。这也许是因为陌生人与自己的关系最少,甚至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同时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的名声越大越在意公众评价的原因之一,因为名声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陌生人的评价可能就从一个极端到达另外一个极端——对爱惜自己名声的人来说,陌生人的评价可能最重要。

  理论上来讲,几乎每个人都懂得批评的价值,但实际行动上,接受批评要多难就有多难——把想法转换为相应的行动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对长期通过“从行动中获得想法”而进化的人类来说更是如此,尽管人类好像是最“高级”的动物。

  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叛逆期”,期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拒绝接受父母的批评,甚至与父母的批评对着干。这不是坏事儿,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的必经的、不可或缺的阶段。然而,这个阶段太长,甚至延伸到一生的长度,显然是不合适的、不适合一个人正常进化的现象。

  几乎所有成年人都会在一定的年龄段之后产生这样的感受“原来他们(长辈)说的真的是很有道理的,要是早知道就好了……”,进而对很多过往被他们认为是“陈词滥调”、“老生常谈”的东西产生认同感。有些时候是这些人太过脆弱,最终屈服于社会的压力、生活的艰难,于是接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放中间”之类的混帐观念;但更多的时候,成年之后的反思往往真的是对过往随便回避、反驳、拒绝接受批评的懊悔。

  在正常情况下,工作岗位中来自领导的批评相对来看可能最有价值,但几乎99%的情况下,人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拒绝接受批评。当然,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即刻开始辩解——就是人们常说的“找借口”。辩解的欲望是那么强烈乃至于在那一瞬间被批评者会使尽浑身解数去找借口,力图使自己的错误显得情有可原、合情合理。而这种行为会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不断被强化,进而使一个人“拒绝成长”,甚至可以严重一点地说,就是“拒绝进化”。有趣的是,这种人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其原因也许在于大多数人都害怕犯错,讨厌批评,所以善于自我辩解的人往往在团队之中更容易获得大量的共鸣。所以,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这种习惯会使一个人成为团队中的害群之马,最终团队将不得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必须将其剔除。长远来看,如果这种人真的最终有机会了解自己因为拒绝接受批评而失去的究竟是什么的话(其实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因为他正是因为不懂得反思才拒绝接受批评),那么他将像那些在许多年之后才发现父母说的话很有道理的人一样悔之晚矣。

  沟通是成本巨大的,教育是费用昂贵的。父母有义务教育子女,但很多的时候,领导却没有义务必须通过耐心的沟通达到良好的教育结果。父母是没办法与子女断绝血缘关系的,领导却最容易通过辞退的方式避免自己的沉没成本不停增加。父母的目标是让子女一生快快乐乐平平安安,领导的目标却肯定不是优先照顾某个个体的利益。学会接受批评原本应该是正常人应该拥有的常识才对,可基于种种原因这种基本的常识恰恰是大多数人不具备的。正是因为如此,但凡能够成事的团队领导者最为痛恨的(没有之一)就是遇到团队成员拒绝接受批评,犯了错误不停辩解,甚至对所有人进行“将错误进行到底”、“把错误合理化”的影响(最常见的直接结果就是所谓的“拉帮结派”)。

  有些时候我们会因为某个事件(往往是因为自己对其太过震惊)而发生巨变,瞬间完成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的跨越;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挣扎完成有意义的转变。接受批评真的不容易,但它真的是走向成熟摆脱自我局限的必须。

  方法倒是相当简单。给自己定一条铁律:遇到批评的时候,至少三天之内不去解释。而在这三天之内,强迫自己不去想如何辩解,不是去想“我真的做错了么?”,而是去想“先假定我真的做错了,那么我的这个‘错误’造成了什么样的不良影响?”进而再花时间去考虑,“除了对我自己的不良影响之外,对其他人,尤其是对整个团队造成了什么样的不良影响?”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只是拒绝思考而已,也因此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做错什么”;事实上,只要花费一点点的时间精力(其实基本上不需要三天时间,甚至不需要三小时,哪怕三分钟都会带来巨大差异),就会迅速发现自己的诸多不当之处。

  极少数情况下,认真的反思之后,发现自己确实是被误解了。但即便如此,辩解还不是第一选择,第一选择依然是反思:“我究竟什么地方做错了,乃至于我会被这样误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找到自己表达方式、行为模式之中的易被曲解之处,于是才可以自我纠正,以便下一次真的不被误解。某种意义上“理解万岁”是个很傻很天真的口号,因为没有人有义务(尽管偶尔有人会基于某种原因而愿意)必须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另外一个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类就是以固定模式进行思考的,这是我们为了生存而必须学会并拥有的化繁为简之手段。

  绝大多数情况下,成熟的人懂得辩解完全没有必要。如果自己真的错了,何必辩解?只需要改正就是了。如果自己真的没错,用言语辩解又有什么用?真正有效、有意义的辩解是运用持续的行动、加以时日去证明自己当时的正确。对自己进行辩解,显然浪费时间;向他人进行辩解,其实最终只不过会演化为抱怨(人发现自己没用的时候必然产生的强烈愿望),还是浪费时间。

  接受批评、拒绝辩解,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自动回避一些无聊的恶意批评。现实生活中,确实不是所有来自他人的批评都是有价值的,也确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认真对待每一个来自他人的批评。然而,“拒绝辩解”的策略会使自己从各个角度都不浪费时间,而是让时间去(自动)检验那些批评的价值。一个良好的习惯是,用纸笔记录各种各样的批评,而后经常(哪怕偶尔也好)拿出来反思。这样做的好处在于,1)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来自情绪上的影响;2)回避养成“故意遗忘错误”的习惯;而后还有一个额外的可能意想不到的好处:3)批评你的人肯定有其目的,随着时间慢慢流过,你自己不停地反思,那些人的真正目的会慢慢清楚地浮现,于是你就拥有锻炼自己分辨批评质量的能力的机会了。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的人最终通过自己的方式发现“少说多做”才是真正的优势策略的罢。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