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或致基因变化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研究人员征募25名母亲,她们的孩子年龄为9岁至19岁。这些研究对象怀孕期间家庭境遇非同寻常,承受压力水平不同于大多数怀孕妇女。
研究人员询问她们孕期是否遭男友或丈夫暴力对待,因此承受过多压力,然后评估研究对象的情绪水平。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检测孩子体内一种名为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基因行为。这种基因帮助调节对压力的激素反应。
结果发现,母亲孕期遭受家庭暴力,孩子糖皮质激素受体甲基化,欠活跃;母亲生产后遭受家庭暴力对孩子体内这一基因活跃度没有影响。
或致胎儿反应更快
糖皮质激素受体甲基化令人对压力更敏感,意味着当他们面临压力时,体内激素和心理状态更快作出反应,简而言之,就是易冲动、情绪化。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变化源于母亲怀孕期间长时间遭受暴力威胁,心理压力大,精神状态差。
研究人员之一海伦·冈特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先前研究结果显示,如果父母滥用暴力,孩子长大后容易罹患抑郁症;这项研究只关注女性孕期承受家庭暴力带来的额外压力,我们并未研究日常工作压力或家庭生活压力。
主要研究人员之一托马斯·埃尔伯特说:胎儿从母亲处获得信号,自己将出生于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于是变为快速反应者。他们的压力门槛更低,对压力更加敏感。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贵阳正宇铁路医院 精神科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北京精神科 精神康复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心理科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怀德北路1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龙口市北关北环路19号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南京市广州路215号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育才路109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新星路181号
三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文林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