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测试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趣味测试

大家为什么热衷网络心理测试?

举报/反馈
2013-07-15 00:06:35健康指南

  是否有兴趣做这么个心理题?王子想去探望病重的梦中情人,要渡河却没有船,找女子A、B、C借,A断然拒绝,B不置可否最终却没借给他,C说可以借给你,但你必须跟我睡一觉。王子与C过夜后借到船去看望了梦中情人。请你按喜好程度将王子、病中美女和A、B、C排序。

  随便问过周围的朋友,大家都一本正经地回答了。答案公开之后,最后大多是一个问题——还有什么题给我测测?一时间,我发现喜欢心理测试的人并不在少数,特别在朋友聚会的饭局上,大家简直是乐此不疲。

  当然,面对测试总是有截然不同的态度。热衷者,都是忙着在电脑前和短信里选ABC的门徒,昨天自己的答案还是“脚踏两只船”呢,今天的结果可能就是忠贞不渝了。但我们从来不会因为嫌它不准而抛弃它。

  心理依赖性强,没有主见,感性细腻的女孩多半会沉迷于此,而“理性”男青年对此多半嗤之以鼻。不过谁要分析他们的事业走势,老板更迭,他们会假装不屑地凝神静听。这就是诱惑

  有时心里明白,网上和手机里流传的测试并非严格科学意义上的心理测试。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对此痴迷呢?我想,对大多数人来说,对此更多的是游戏心态,借此发泄自己的某种情绪吧,细分起来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对生活不确定性的憎恶。

  十六年的读书生涯,都已经习惯标准化试题了。当现实中的事情发生了,难以做决定的理由可能就是ABCD。学生的本能和惯性让我喜欢选择这种方式。你选择后,就有个答案把人归到一个类别,其实明明知道自己未必能那么单纯,但却给了自己莫大的安慰,有答案总比没结果让人踏实吧?

  第二,所罗门的问题是万劫永复的。

  米兰·昆德拉用过一个极其精当的词——万劫永复。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曾经用希伯来文刻在古代的戒指上,现在也刻在很多年轻人的心里。而心理测试很容易逼近你的这三个问题。无论对不对,都对我们这群比较敏感的人有个短暂的暗示。

  同时,追问明天是人类最正常的心理体现。就像看电视连续剧,很多人等不及正常的播出速度,买来压缩光碟,废寝忘食地看,或者索性只看大结局。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的人生就是一部电视连续剧,我能把人生的过程压缩成DVD,有几个人能抗拒?

  第三,百无聊赖时的寄托。

  当生活无趣的时候,测测自己和别人多少是个乐子。其实,我们经常发现自己生活空虚,不知给谁打电话,约谁吃饭,看哪本书。这时候,打开网络,或者翻开一本娱乐杂志,做几道心理题时间就变得容易打发了。

  当然,人们需要用心理测试来映射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如果我身体欠佳,我就会格外注重关于健康方面的测试。而更重要的是,当我们面对重大的考验或烦恼,总想找个空间整理一下思路,或者逃避某种压力,躲在测试题里自问自答。

  第四,爱情前景的扑朔迷离。

  朋友说,“上帝给你的每一份礼物,背后都标着昂贵的价签”。这个价签谁能知道呢?给你一份爱情,不知什么时候会被上天收回。今天还甜如蜜,明天就翻了脸。伤感与凄美是审美情趣,而在生活中会流泪流血,留下痛楚和疤痕。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支离破碎的生活和悬于一线的选择,我们应该相信谁?应该如何付出才不会有遗憾?

  我们知道,感情不是通过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竞技项目。而此时如果有能感应心灵的缩写版本,铺在我们面前,我们是否能做一些思想准备?躲开那些伤彻骨髓的情感经历?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