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IN词:取悦症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IN词:取悦症

心理IN词:取悦症

举报/反馈
2012-12-07 00:53:3039健康网

  取悦症实质是对消极情感的畏惧

  取悦于人是个古怪的问题。乍看起来,它可能根本不像问题。事实上,“好人”这个字眼儿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恭维话。想办法让别人高兴,这有什么不对的呢?不过当“你对他人的认可上瘾了”可便不是个好现象了。患有取悦症的人其实也就类似于台湾偶像剧里面所说的“便利贴人群”,别人有什么事情只需要随手写一张便利贴,往他身上一贴叫他代办就可以了,因为这样的人为了始终保持老好人形象,总是不会拒绝的。他们不敢表现出愤怒和不悦,不管这样的情感表露多么正当。不敢拒绝、避免批评的这种心态,心理学家把这叫做“冲突避免”,也就是会把对抗和愤怒看做是危险的情感体验而拒绝尝试。

  取悦于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畏惧驱使:畏惧拒绝,畏惧抛弃,畏惧冲突或对抗,畏惧批评,畏惧孤独,畏惧愤怒。你坚信只要当好人就能避免这些消极情感。治愈自己的取悦症首先应该专注于理解和纠正取悦于人的心态,把努力的重点放在理解和打破取悦于人的习惯上,学会表达愤怒,有意识培养说“不”的能力。

  取悦症的类型

  认知型“好人”

  驱使你取悦于人的动力是这种思维定式:你需要并且争取让每一个人都喜欢你。而你衡量自尊和定义自我的依据,就是你为他们做了多少。如果你是一个认知型“好人”,那么你就会陷入沉重的自我亏待心态中。当你有取悦于人的心态时,你相信讨好能让你免遭他人的拒绝以及其他刻薄的对待。

  习惯型“好人”

  如果你是一个习惯型“好人”,那么你就会被迫牺牲自己的需求而照顾他人的需求。你会为他人做得太多,几乎从来不说“不”,很少给他人派活儿,并且会变得力招架、疲于应付。

  情感逃避型“好人”

  对这一类型来说,取悦症主要是因逃避令人害怕和不安的情感而导致的。

2/3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