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就业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升学就业

帮孩子走出师生相处之困

举报/反馈
2008-04-15 13:56:0039健康网社区

  每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都免不了与老师打交道。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很多人来说,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其学业的进步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人与人的接触时摩擦也难以避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多学生都表达了对陪伴自己成长的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道出师生间的一些烦恼。专家认为,互相理解,互相关心,共同排除不和谐的因素,对于学生和老师都十分必要。

  学生之困

  成绩不好另眼相看

  欢欢今年9岁,因为家里的教育气氛比较轻松,欢欢从小就很好动,注意力有些难以集中,但由于活泼健康,父母从来也没有把欢欢当成“问题孩子”。

  可自从入小学以来,欢欢和爸爸妈妈却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难题:由于欢欢难以集中学习上的注意力,因此成绩总是排在班级的最后一名,班主任张老师开始还尽力辅导,后来索性以智力不合格向学校申请将欢欢的成绩不列入班级的总成绩。欢欢就这样成了一个“另类”的学生,爸爸妈妈气不过,到医院检验欢欢的智力,结果欢欢智力正常。但为了不让老师为难也没有向学校投诉。

  严厉斥责难以承受

  小安去年刚上小学,是个文文弱弱的女孩子。本来小安对于“上学”这件大事就有点担忧,遇到了小学老师后,小安就更加不愿意上学了。原来,老师虽然“教学成绩”不错,但对于学生的态度太过严厉了,尤其是对于刚进入小学读书的孩子来说,显得有点难以承受。

  “同学们谁犯了一点小错,老师就会大声训斥,有一次我只是上课时跟同桌说了几句话,就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小安对记者说,“以前幼儿园老师都鼓励我们课堂上多发言,多与同学交流。小学老师与幼儿园老师太不一样了。”

  学生隐私随意公开

  辰辰今年上初三,对班上的一个女孩子很有好感,于是鼓起勇气给她写了一张纸条,希望能保持正当的交往。没想到纸条让老师看到了,老师“称赞”他“年纪轻轻、思想复杂”。甚至还在公开场合批评他。现在,谁见到他都调侃一下,搞得他上课也不敢举手发言,怕引起同学的嘲笑。辰辰本来就是敏感的孩子,这样一来,更加觉得在班里待不下去,想要退学了。

  老师之困

  教学压力大

  据了解,在学校里,因为要提高班级总成绩而把某些“差生”成绩单列的事并不少见,有些学校甚至组织学生做“智力测验”,把“差生”的学习成绩差归于“智力缺陷”一族,从而避免其拉下班级总成绩。而关于“差生成绩不列入总分”的事情,某小学老师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苦衷:“我们的考核非常严格,如果班级总成绩被拉下来,我们不但奖金没得发,工资也会少很多。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自己也实在很苦啊!”

  学生太过“骄”与“娇”

  另一方面,有些老师也觉得,现在有的孩子太娇气了,在学校里遇到一点问题也难以承受。而“骄气”的学生更让老师心寒。广州某初中班主任对记者介绍说:“现在的孩子个个都‘金贵’得很,实在很难教呀。我们班上就有孩子总在老师面前说起‘我爸爸是那里那里的领导,妈妈又如何如何’;有的学生被老师稍微批评几句就赶紧警告说,‘老师你不能伤害我的自尊心哦’等等……唉,现在的老师真是不好当啊!”很多学生对陪伴、帮助自己成长的老师都充满感激之情。图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经纬在电影中饰演一位小学老师。

  专家建议:互相理解有利师生关系和谐

  老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

  虽然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苦衷,但教育专家认为,在师生关系里,学生始终是更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尤其对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老师的一言一行也许会影响孩子一辈子,有时即使是一些看似无意识的言语也可能伤害学生幼小的、敏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应该多鼓励、少责罚。

  天英亲子教育中心儿童教育顾问刘智刚认为:“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的确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他们要精通教学业务,提高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他们同时面临着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老师也是社会的一分子,老师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尤其是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态度,都可能会让老师一时产生心理失衡感,这种失衡感给教师的心灵会有很大的震撼,甚至是伤害性的,所以有的教师无意中会以一种侵犯性的发泄来平衡心理失衡。”刘智刚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自身的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应该得到增强。而校方和老师也要正确把握教育的发展目标,不单纯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学生:要提高心理承受力

  专家认为,增强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能完全依赖老师,学生自己也需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很受伤”,只有认清现实并勇敢地面对现实才能走向成熟。

  此外,专家也提醒一些步入初中的“大孩子”,要尊重和理解老师的工作,不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或处处跟老师“对着干”,这种逆反心理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师生之间只有互相尊重,才能真正使双方的关系走向更加和谐的状态。

  家长:应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困惑

  广州市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专家胡慎之认为,在心理上受到教师伤害的学生通常表现为“自卑”和“抵触”两种极端:本来就敏感脆弱的学生如果经常被老师在众人面前进行否定,就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情绪;而本来就脾气倔强的孩子则很容易因为某一学科的老师伤害了自己而对这门学科产生抵触情绪,然后是对大部分学科的抵触,再以后是对学校、老师和同伴的抵触。“那时,这样的儿童心中就很难有爱和友善了,他最后会害怕学校并且逃避上学。通常,这些人会带着这些在儿童时期形成的心理障碍终其一生。”

  因此,专家提醒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困惑,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不要让孩子把难过闷在心里,因为这样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疾患。马克·吐温画像。

(责任编辑:谭静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