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烦恼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成长烦恼

精彩案例:我在大学里崩溃

举报/反馈
2008-03-14 07:45:0039健康网社区

  姓名: 安某 性别: 男 年龄: 19

  教育程度: 大学本科一年级 社会经济地位: 在校大学生 婚姻状况: 未婚

  外在表现: 情绪低沉、表情愁苦、紧张

  表现出的问题:

  安某,男,十九岁,某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父母均为农民。

  安某来访时情绪低、表情愁苦、紧张。一进门就开口对心理医生说:“大夫,我感到生活很单调、很没意思,又觉得生活很紧张,使我害怕。请告诉我,我会不会发疯,我是不是已经接近疯狂的边缘了?您能不能治好我,或者预防我发病?”

  心理医生和蔼地请他坐下,为他倒了一杯开水,然后轻言细语地对他说:“别给自己乱下结论,谈谈你的情况好吗?”

  他平静下来,讲述了下面一些情况:

  上周末,辅导员老师在班会上讲,我校前几年有几个学生先后患了精神病。究其原因,多是由于学习跟不上、成绩差,人际关系紧张,与同学合不来,经常与同学闹别扭、发生摩擦。老师告诫同学们不要忽视小事,有时小事会引出大问题。接着还具体介绍了那几个患病同学的情况。

  听了以后,他越想越感到自己的情况和那几个精神病同学的情形想似,越想越觉得可怕,甚至觉得的自已的脑筋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疯狂的因素”。

  他说:“我真的跟他们相似,成绩不好,跟男女同学都谈不拢,成天落落寡欢经常沉默……我很害怕自己会成精神病,那样倒不如死了的好!我非常痛苦,现在夜夜失眠。”

  经询问、引导,他还谈起了家庭和个人的一些情况:大姐已经大学毕业,在某国防单位工作。二哥正在读硕士。他是由复读而考上大学的。他在县城读中学时是学生干部,曾任班长、学习委员,成绩在班里也很突出。经两次高考,第二次高考时取得了五百五十分的总成绩,终于挤过了“独木桥”,实现了自己“像哥哥们那样上高等学府深造”的愿望。抱着一种与现实差距较大的神秘幻想,他跨进了高等学府的门槛。入学后,他感到课程内容多、进度快,学习起来十分吃力,担心期末考试不及格。最难承受的还不是这些,而觉得大学生活紧张而单调,毫无乐趣且可憎可怕。

  他说:“大学生活真没意思,学习压力太大,简直是逼人发疯!特别是西方文论课和汉语语法课,前者几乎是完全搞不懂,后者学起来又枯燥又吃力。上课时老师不停地讲,前面的内容还没完全听懂,后面的又接踵而至。还有文学概论,尽是些抽象的条条,老师把它讲得跟文学作品简直扯不上关系,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那篇《多收了三五斗》里对阳光的描写是在隐喻恶势力的压力。太玄啦,没想到大学课程这么难懂难解!也太没意思啦,文学作品变成了比做数学题还枯燥的怪物!我害怕期末考试不及格,要真的及不了格可真没脸见人!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我还从来没有不及格过。”

  心理医生插问:“高考时,你语文考了多少分?”

  小安答:“一百零八分。”

  “你在高考落榜时心头是什么感受?”

  “并不是彻底失败,因为我的分数上了大专线的,班里大多数同学连大专线都不够呢!我是为了读本科,才决定复读的。老师也说复读一年肯定能考上本科,我自己也觉得比较有把握,就集中精力复读。第二年也就比较顺利地考上了重点大学。”

  接下来,他又谈到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情况:入学后,班上有一个同学处处压他一头,各科成绩都比他多几分,好像故意在跟他作对。

  心理医生问:“那个同学真的是在跟你作对吗?”

  小安说:“比如说吧,我和其他同学在宿舍聊天,聊得正来劲时,他一进来就抢话题,同学都去听他说,我就被大家撇到一边去了。而且,他从来也不正眼瞧我,就像没我这个人似的。”

  心理医生故意说:“他的各科成绩都比你多点儿分数,讲话又吸引人,那他一定比你强了?

  “其实他也没啥了不起,就是专爱跟我较劲罢了。系上举办读书报告会,我报哪类项目,他也跟着报哪类。春游登山,我冲前头,他也往前抢。开文娱晚会,我上台用口琴吹了首歌,他也要用吉他弹唱一曲。他不是跟我作对是什么?”

  “他的乐感比你好吗?”

  “哼,其实他有时唱都唱不准!但他善于哗众取宠,所以大家都欢迎他。还有,只要我约上同学去看电影或逛街,他多半也会冷不丁地冒出来,立即夹在我和同学之间卖弄聪明和知识,满嘴都是些理论术语和新名词。您说,他是不是故意在我和其他同学之间设置障碍?现在他把人都拉到他身边去了,是不是有意在孤立我?”

  “你在中学时同学关系肯定不错吧?”

  “是的,那时我是班长,学习在班上数一数二,都是大家主动来找我。我说话大家都听,老师也特别喜欢我、关照我。那时真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不像现在,生活一片灰色,压抑得人向疯狂的路上走……”

  专家分析、评估与治疗过程

  施治方案:

  宜采用认知领悟疗法、疏导疗法,关键在于使他从自卑和恐惧之中解脱出来,认清大学里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暂时不适应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在此基础上缓解其恐惧心理,向他指出嫉妒心理形成的原因、危害及克服的方法,最后引导他通过自我分析认识到自己决不会走上“发疯”的绝路。

  咨询与治疗:

  整个咨询治疗过程是在坦诚的交谈中进行的,历时共四周,每周三次,每次两小时。

  心理医生根据科学、翔实的资料,向他介绍了历年新生的情况,从统计数据到个别典型,都做了详细而充分的分析说明。向他指出:大学生活表面上看比中学自由度大,压力小,其实真要学得“合格”(且不要说学得好),是比初中和高中都更为繁难和紧张。学习大学课程,在方法上与高中相比既有共性,便更具特殊性,应当多请教优秀的高年级生和老师,尽快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心理医生也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他介绍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学会像一个成人那样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并向他指出:辅导员老师之所以讲学习不努力、考试不及格、精神压力大是极个别学生精神崩溃的原因之一,其主观动机是提醒新生们不要由于对大学学习条件的误解而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更不要以为进了大学就是入了“保险箱”。另外,也是告诫大家应正确对待面临的新环境、新情况。可是对于小安来讲,效果却相反,使他增大了心理压力,还意外地诱发和激化了他的心理矛盾。着重告诉他:“你由于感到压力大,生活枯燥乏味,活得没意思,别人处处高出自己一头,自己总是失落,在这种无法寻求自我的情况下,听到辅导员老师讲的话后,朦胧地感到,这倒是一种逃避和解脱的方法,于是就疑惑自己也快发疯了。但是你又有一种不甘如此的信念,这信念与前面的疑惑相互冲突,造成了恐惧心理。你越把自己的情况与他们当时的情景‘对号入座’,越觉得‘是那么回事’,心理压力也就越大。”

  接着,帮助他分析了“疑心生暗鬼”的消极心理暗示。通过问答方式,从事实出发,启发他消除对同学的疑虑,抹掉其心理上的嫉妒阴影。指导他认识嫉妒心理的实质、危害,以及怎样使之转化为健康的上进心。并建议他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人际交往面。告诉他,只要这样做,就一定能逐渐适应环境。急躁无济于事,害怕更是无益,时间是最好的“磨床”,能磨平所有的不适应。然后还根据收集掌握的材料,向他具体分析了大学里的几个学生的精神病案例,强调说明各种精神病案例都与他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最后,心理医生还十分肯定地告诉他:“你不会、也不应该走向精神崩溃的绝路上去。生活是美好的,关键是要学会认识它的美好,懂得欣赏它的美好。而学习、创造、积极进取,正是走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完成整个疗程以后,安某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一个多月后心理医生到学校去作随访,又见到了小安,询问情况时他说自己最近参加了体操培训班、每天早晨都去训练,跟许多本系和外系的同学都交上了朋友;学习上也有很大进步,完全能适应大学生活,即将来临的期末考试也不使他害怕了,更没有过去那种认为自己会发疯的疑惑了。

  专家点评或综述

  焦虑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发生,这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状态,同时带有某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些事物或情境包括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危险或灾难、或需要付出特殊努力加以应付的东西。如果对此无法预计其结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或予以解决,这时心理的紧张和期待就会促发焦虑反应。过度而经常的焦虑就成了神经焦虑症。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药物治疗。对于青春期焦虑症则更应该根据青少年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在医生的直接指导下采取治疗措施。

(实习编辑:贺凤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