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减压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职场减压

揪出白领丽人的“职场病”

举报/反馈
2008-03-08 07:14:0039健康网社区

 

揪出白领丽人的“职场病”


  20岁的“槛”

  一年跳槽四次 “跳”出满心焦虑

  典型症状:跳槽焦虑症

  24岁的卢佳(化名)去年7月从川内一所重点大学的中文专业毕业,一年多时间,她接连换了4份工作,在每家单位工作的时间平均不到半年。卢佳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公司从事行政管理。刚开始她对新工作充满热情,但很快卢佳就发现行政工作缺乏挑战和变化,每天只是重复一些分发文件、撰写材料的简单劳动,这让她很快就产生了厌倦情绪。4个月后,她递交了辞职报告。此后,卢佳又先后在另外三家公司干过文秘、行政,最短的时候只干了两个月,最长也没超过半年。

  然而,频繁跳槽并没有给卢佳带来好心情,反而让她感到情绪焦虑。“我现在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好好工作,只要在一个单位干上三个月就想换新环境,不然就觉得心烦意乱。”不仅如此,考虑换什么工作、能不能换到更好的工作,一连串的问题还经常搅得卢佳心情焦虑,睡不好觉。

  ■ 专家分析

  心理专家将这种职场病称为“跳槽焦虑症”,其主要症状是:阶段性地厌倦工作,总想要换个新环境,对职位和薪水增长的需求“永无止尽”,心理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严重者会因为“跳槽”而情绪焦虑。工作2?3年的年轻白领,是“跳槽焦虑症”的高发群体。

  专家表示,虽然“跳槽”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一部分年轻人跳槽过于盲目、频繁,常常是跳槽后才发现职业满意度还不如从前,结果对心理产生很大压力,甚至引发焦虑情绪。目前,正是大学生们找工作的高峰,专家提醒年轻人一定要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为自己做好系统的职业规划,避免因此带来的不良情绪和心理疾病

  30岁的“槛”

  补品当成饭吃 女白领成“胶囊小姐”

  典型症状:进补综合症

  钙片、维生素片、深海鱼油丸、大豆卵磷脂……现在,不少女白领的随身包包里都装有各种各样的胶囊,有的还用胶囊代替正餐,认为这样“不食人间烟火”既能保持身材又能维持健康。31岁的汪芳就是这样一位“胶囊小姐”。汪芳是一家公司的公关部主管,她说自己的工作在外代表公司的形象,维持靓丽的外形非常重要,因此她想出了用胶囊代替正餐的“好办法”,“其实像以前那样每顿饭吃那么多,还不如我吃几颗药丸来得营养齐全,而且这样的方式既能保证科学地摄取营养,又能减少脂肪的摄入量,保持好身材。”

  ■ 专家分析

  把保健品当饭吃是白领女性最常见、造成身体伤害最大的错误行为。对此,医生给出了专业的解释:营养素只有强化或改善某一种功能的效果,而蔬果、蛋类、肉类等除了包含丰富的营养,还包含许多活性成分,均为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单纯使用保健品,是不能保证营养均衡的。此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服用保健食品的,对保健食品不论成分、功能、是否适合自己,拿来就吃很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过犹不及。

  职业女性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长时间积蓄,加之缺乏运动,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适当服用保健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身体健康起到促进作用。但过分依赖保健品,效果则会适得其反。所以白领女性在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者营养师,有针对性地选用保健品,不可盲目购买,更不能随意服用。

  40岁的“槛”

  职业笑容变味 “抑郁”在家发作

  典型症状:微笑抑郁症

  闵文是一家培训机构的客服部经理,在采访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微笑,显得亲切而真诚。然而,闵文却说很多时候自己的微笑并不是发自真心,而且这种微笑还不断地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闵文说,由于工作需要,就算自己心情再郁闷,只要一迈进公司,就会不自觉地露出职业性的微笑。时间长了,她只能把压抑和郁闷带回家里发泄,闵文苦恼地说:“我至少两年没在家里开心大笑过了。”这样的情绪,也让家里人很难受,丈夫常常说闵文在家里时是“问三句话只答一句”,回家之后,除了吃饭洗澡,就是房门一关,一个人闷着看书、玩电脑。

  ■ 专家分析

  心理医生表示,近年来,患这种“微笑抑郁症”的职场女性越来越多,大部分患者集中在服务行业和行政管理行业中,其中不少是学历较高、事业有成的白领女性,特别是高级管理和行政工作人员。医生表示,这种患者,虽然常常面带微笑,但是内心深处却感到非常压抑和忧愁,这种出于“工作、礼节、责任的需要”面发出的微笑,如果是经过强迫控制情绪勉强而来,就容易造成心理压抑,长此以往将造成心理疾病。医生建议,职业女性在微笑时一定要发自内心,一旦发觉自己对微笑“恐惧”了,就应当及时休息,调整状态,不要勉强。心里积蓄了负面情绪后,也要及时地进行发泄。

(实习编辑:贺凤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