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常识

骂人和心理宣泄

举报/反馈
2008-02-03 06:06:0039健康网社区
骂人和心理宣泄
 

  【一】心理宣泄的作用

  “一个人要么做政治家,参与政治斗争,要么做艺术家,通过艺术宣泄心理能量,要么就要学会吵架,如果一个人不会吵架,那么就只有生闷气的份了”。虽然这类说法不正统,但是我觉得我说的是真理。现实生活里,一个人不在沉默中宣泄,就会在沉没中变态,尤其是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无形和有形的压力都大,如果不知道一点心理宣泄,那么,人真的会变态。宣泄是自我保护和护养的有效措施啊。

  那么涉及到心理宣泄,处理得好与否,则是一个大问题。我看过一个名人写过一段话,他说:“什么人性伟大,有时候不是狗屁就是狗屎。古今中外,说穿了很多事情都是一个良好宣泄与否的问题,会宣泄或宣泄适当的,就健康,就潇洒,不会宣泄的,就不正常。文人好骂,军阀好战,除了利益,也只是一个宣泄问题,圣人和常人不同处,也只是心态好一点而已”。把宣泄提高到这样一个高度,也算罕见。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胶水把一只老鼠的肝门封住,这只老鼠排泄不出自己的粪便,大为怒火,就紧紧追住自己的同伴咬,不依不饶,只到把同伴咬死为止。心理学家追踪了几个精神病例,发觉经过一些良好的疏导和宣泄治疗后,一些歇斯底里有精神分裂倾向的焦虑病人或好斗狂,都会在神清气爽里变的平易近人,也容易受到温馨欢乐气氛的感染,治疗的时间久了,总是喜欢极端方式的倾向会得到大大的改观。而很多生活顺利,和外界、家人、朋友都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的人,往往容易有慈悲和博爱的心肠。

  所以,大家看看,心理能量也会象大便一样,不宣泄出去,可能会让你乱咬不已啊。

  心理宣泄,在这里不等同于发泄,宣泄是有计划和理智的疏导自己的思想感情,还有欲望、冲动等,发泄则是带有很大的原始性和盲目性。宣泄有建设性宣泄和破坏性的宣泄。人都有所谓的“佛”、“魔”心态,宣泄得好,你可以成“佛”,宣泄的不好,你就会象个破坏分子,比如,有可能会骑着老鹰去撞美国的五角大楼等,有可能站在地球仪上乱撒尿等。

  这里特别想要提醒女士,如果会宣泄,会使你魅力风发,迷死一大群男人,如果不会适当的通过宣泄,保持自己的风度和风情,那么,有可能就会成为讨厌鬼,青面獠牙的,会让老公去找二奶。所以,为了你的倾国倾城和风情万种,努力地,宣泄吧。

  【二】几种骂人宣泄方式

  骂人是最原始和最直接的一种情绪宣泄,骂人的消极作用,稍后我会讲到,在这里,我先讲点骂人之术,这里我一字不漏的摘录一个网友的文字:

  “骂人看来是件容易的事。但骂人之道,要有修养、有学问。有哲学、有艺术……骂人要骂得典雅,有风度、有幽默。如果张开血盆大口,赤裸裸开门见山,什么祖宗八代、猪狗牛羊、死鬼杀千刀,如是等而下之乱搞两性关系,这是拨妇式骂街,不必深谈。再者,如骂人骂得不痛不痒,不即不离,口中喃喃而不知所云,被骂者一头雾水。这是黄口小儿念经式,亦谓之不人流也。故骂人之道,最忌生吞活剥,心浮气躁,骂得人七窍生烟,斩得人刀痕累累,虽是痛快,但总谈不上艺术。故骂人之道,最似武家功夫,功夫深浅,可分之以“十段”,试论如下:

  一段:“血肉横飞”式——这是骂人的外家功夫。以金戈铁马,横冲直撞;以大刀阔斧,正面交锋。杀得性起,便以快刀斩乱麻,青菜萝卜,一概抄斩。虽是痛快淋漓,但自己亦会头破血流,故云“血肉横飞”。是谓一段。

  二段:“二面三刀”式——这种骂人,稍高一级。花言巧语,指桑骂槐,颠其黑白,指鹿为马,而尽量移花接木,断章取义;亦不妨挑拨离间,穿凿附会;然后吹其毛,求其疵,再以二面三刀割之祭之,但绝不可语带下流。

  三段:“金蝉脱壳”式——这种骂人,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或故弄玄虚,或信口开河,或虚与委蛇,或顺手牵羊,或旁敲侧击,或含沙射影。但与二段不同者,就必须删繁就简,而最后图穷匕见,巧发奇中。骂完了人,却又置身事外,不负责任,无睹后果,谓之“金蝉脱壳”。

  四段:“按图索骥”式——骂人艺术到了四段,自己先要有相当学识修养。故骂人时可以详征博引,引经据典,而海阔天空,却又周密详尽,将上下古今3000年,金章玉句,谈得头头是道。文中不妨多嵌几只“金牙’(夹人英、法、日文),故看来学贯中西,气势磅席,然后以万流归海之势,中间突破,一泻千里,浩浩荡荡,使人无从阻挡,无从招架,无从反驳,故云“按图索骥”。可列之入四段也。

  五段:“阡陌纵横”式——自己务须壁垒森严,无隙可击。其文不但有“横的移植,纵的继承”,而且曲折迂回,声东击西,使人目迷五色。文字间藏龙卧虎,时而奇兵突出,时而妙语双关,使被骂者防不胜防,腹背受敌,只觉得草木皆兵,无以为战了。

  六段:“巫山猿啼”式——到了六段,已是名家高手,不再正面冲突。使被骂者有如困于巫山蜀道,上有千岩绝壁,下有万壑争流,而又如层峦叠垒,云橘波诡,光怪陆离,变化万千;而鬼斧神工,猿啼声声,使被骂者只觉天昏地暗,心魂懊丧;而又进退维谷,故云“巫山猿啼”列入六段。

  七段:“野人献曝”式——骂人艺术到了七段,则任何人的铜墙铁壁,亦可摧枯拉朽,但看来却是轻描淡写,妙手空空。被骂者挨了一掌之后,绝不流血,亦不痛痒。不料数10年后,修养够了,才猛然省悟,不由大叫一声:“气煞我也!”吐血而亡。谓之七段。

  八段:“分花拂柳”式——骂人功夫,到八段,实已归真返噗。虽其已具有惊天动地、旋乾转坤之力,但其文已另有天地,而且诗论公允,谈笑间抑扬顿挫,若符节合。因其已具真知灼见,信手拈来,皆是深含哲理,以道服人,游刃有余。谓之八段。

  九段:“对酒当歌”式——骂人艺术到此地步,实在已不是骂人。故其也必挥金噗玉,超凡人圣,文字间万里无云,行文如伯牙流水,阳春白雪。此时如拈花微笑,包裹天地,骤雏无形。舒之其弥六合,卷之不盈一握。约而能攀,昙花阐明。故被骂者永不知自己被骂,甚至千百年后,始被发现而大惊日:“XX人数千年前挨了骂也!”是谓之“对酒当歌”,因人生实在“几何”也。

  十段:“沉默是金”式一一一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沉默是金,言语是银,而无声胜有声。故十段之最高荣誉,应归于永不发言的——沉默的读者。”

  【三】骂人的消极作用

  骂人的最高顶峰,可以说是文革时候,那时候,大字报,帽子工厂,人身攻击,一言不慎,上线上纲,可以说是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高级文化。上至国家最高元首,下到基层炮筒子,一起放声大骂,牛鬼蛇神,阴谋诡计,卑鄙无耻,等等口号一起泼到对立面的头上,国家进步到这种骂学出神入化的地步,天地之风云亦逊色矣。

  世界上的印度和英美国家,认为相对来说,破口大骂是缺乏涵养的表现,而且觉得喜欢挑刺骂人,是心态不好的体现。一个人心理不安定,那么骂人往往就是最好的心理宣泄方式。所以英国人崇尚类幽默,既可以保护自己,也不显得泼妇屠夫一般。

  骂人者人恒骂之,看来这是一个公理,所以,想以骂而取胜者,从古到今得不偿失。如何面对别人的侮辱,不论是佛教,还是儒家,开出的都是忍耐、宽容和慈恕,道教要高明很多,教人以道术应对。但是不管怎么说,众多的善良者,都不主张以杀止杀,以骂止骂。人性好强不服输,冤冤相报何时了?

  鲁迅堪称是国家级国骂大师,而且段位极高。以前就和胡适、粱实秋等人对骂过,这些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被鲁迅骂得人头变狗头。死后都还遗臭,臭哄哄的,而且不知情的人总以为正义总是在鲁迅一边。事实上,鲁迅先生也和我们一样,有比我们高尚的地方,也有和我们一样俗不可耐的地方。

  翻看一下鲁迅杂文,如果你把它看作很多是鲁迅宣泄情绪,骂人的话,就忽然内容易理解了。鲁迅先生的骂的一些人,或者一些事,很多是扩大化的,比如骂林雨堂,讨论一些八辈子和实际生活不沾边的事,鲁迅先生也是义正词严,正气凛然,有过激之嫌。

  以前黄庭坚给侄子的信中,对侄子学习苏东坡很赞许,可是不准侄子学习苏东坡的好骂人。苏东坡口无遮拦好骂人,结果几度被流芳。他弟弟劝他说你那点才能不够买吃的不够买穿的,骂人召祸,还是忍一忍,培养平和的心态吧,结果苏东坡过不其然,被小人和心胸狭窄的人弄得差点没死。

  现在我们教育上总教人要学习鲁迅先生善于战斗和敢于战斗的精神,甚至对好骂人的很多弊端也不指明,这甚至可以说是误导学生,培养学生往火坑里跳。还是老子说的好:“聪明深察而往往致败者,好发人之恶也”。戳人短处,戳人的脊梁骨,常是招惹祸患的原因。这是为什么黄庭坚不准侄子学习苏东坡骂人的原因。

  我们国家缺乏人道主义传统,专制和官本位的思想促成大一统的思维方式,所以没有很多事很多地方公理,只有:“胜者为王”,为此文化呈现的是一种惟我独尊式的谋略型文化,这种文化和《易经》里的变易动化是一致的,所以文化上呈现一种阴阳消长变动的斗争特点,作为对抗的骂人方式,成为一种国粹,就自然理在其中,不难理解了。

  骂人毕竟和爱心相比是消极的。俗话说:比霸道力更强的是亲和力,比爆发力更强的是螺旋力,比骂人更好的是爱人。这也是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一致共识。

  【四】浅谈论一点文学的心理宣泄作用

  把情绪排除到提外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于世隔绝,经常于人多交流沟通——人是离不开社会的。

  此外的宣泄途径,艺术也是很好的一种,这里着重谈点文学艺术的心理宣泄作用。

  原始人不知道文字,当然也不会写文章。所以,心情的好坏,表现在外部,就是围火跳舞,或者嚯嚯大叫,把内心的心理能量推到外部去。所谓“动之以内,发之以外”是也。歌舞乐的产生原因,很多学者和专家,争歪了嘴巴,到目前好象也依然是公公和婆婆。

  “山歌原是古人留,留在世上解忧愁

  三天不把山歌唱,两岁孩子白了头”

  看看,文艺的作用主要还是把心理能量宣泄到外部去,不让自己便秘

  由于我是搞旅游的,曾经在云南民族村和云南的一些佤族山寨里看到佤族围火而歌的放纵。人们兴酣的时候,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和欢乐融合在一起,欢声笑语,歌舞齐下。这种狂欢,在世界很多民族那里至今可见。只是我们被儒家化,乐总是伴随着礼,歌舞上很少那么放纵而已。比如巴西的桑巴舞、傣族的孔雀舞,很是有宣泄心理的功能,艺术上得到一种行云流水、酣畅淋漓的抒发后,的确有回春之效。

  “消愁莫如诗”、“愁来半凭诗谴兴”、“诗可以怨”,这些古老的诗学告诉我们诗歌的心理宣泄功能。在网络上也不难发现,一些生长在其中的植物,写出美丽的文字。

  文字是个人感情和心理积郁的散发,这是没错的。

  看看网络上的文字,哪个不是在文字中深深埋下“我”的影子呢?

  其实,带着功利的,想从文字中挖出宝来的念头,反而难有情真意切、打动人心的好作品。纵观历史,凡是生活不好过的人或者时代,就会有大师出现。为什么呢?因为大师倾吐的其实上一个时代的郁闷和痛苦,这些痛苦一样的反映到他身上而已。而衣食丰饶的贵族文学,有高质量作品的,也往往出现在急剧变革的时代。

  单纯的个人宣泄,以及直接的宣泄,其实也容易令人生厌,唠叨总是令人不乐意接受。很多写出让读者爱看文字的人,还很注意表达形式,良好的写作技艺,给作者读者带来的是赏心悦目。

  我国的足球在前几年,总是进步不大。请来了外国洋教练,他们在面对国足时,无奈的说;“你们的肩头上总背负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光的重担,为踢而踢,那怎么可以踢好,而且配合上也有问题,容易嫉妒同伴。你们要把足球当作一种游戏,在足球里,就象一个儿童忘情于他的天地那样”。把足球当玩,以如此心态可以淋漓尽致的发挥水平。

  同理,如果把文学当玩,那么就不仅仅是宣泄,而是调养了。文学既然是一种艺术,那么当然就不可能大喊大叫,把愉快和不愉快统统不加改变的写在脸上。对生活和感情的加工,使文字成为升华的感情,就可以把原始的粗糙的情绪转化成甘甜的艺术品了,人就可以改粗暴为暖和,这不是很好的吗?

  看过金庸小说的人,都不难发现里面的很多游戏笔墨,妙趣横生,调侃诙谐,嘻笑怒骂,别有趣味。

  很多文学作品,象美国著名的俗文学《飘》,同篇读来,就感觉写的调笑幽默、轻松愉快,作者倾注了大量的热情。

  所以,良好的文字,不论是写是读,都可以给人来愉悦。会象是经历过一场醉心的淋浴,心情轻松,心情愉快。

  生活的真实不同于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区别在于:审美。把感情寄托在外物上,在审美意象里完成自己的情绪散发或酝酿。

  所以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就是件快乐的事情,用审美的眼光去处理生活,心理能量就可以以一种优雅的、规则的方式倾泻出去,对保持心理健康大有益处。玩的愉快,写的快乐,这就是文字巨大的魅力吧。

  文学的宣泄作用,还有一个特征,是要形式征服题材。

  记得以前我们班上的班花,学习好,容貌也漂亮,可是她有个僻性——不喜欢时尚和打扮,认为美是自然的,涂脂抹粉就是做作。那时候,她的观念是很固执的,

  多年后的她,开始时尚起来,头发也烫了,衣服也新潮了,一问,答曰:“马靠鞍妆人靠衣妆”。“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我开始对现代科技大为惊讶了。还有就是对形式的重要性也看的更明朗了。

  我觉得重质量轻形式的观点是偏颇的。买来好菜,如果不好好的加工,那么再好的菜味道也会打折扣。不修边幅,只重品德也是很狭隘的,气质需要从外而内的化。需要选择形式并且从形式过度到内容。

  很多美女是人造的。

  看过保留下来的慈僖太后和几个娘娘的照片,这些曾经号称沉鱼落雁的美女,要是突然出现在现代,简直就是外星人,会吓人一大跳。看不出美在哪。目光无神,还闭月羞花呢。所以,很多美女虽然是“形式美”,可是也是美,让人上当而乐意。

  看过一篇关于情杀的小说,真实的报道很残酷,看了就不想看这类文字。可是小说却把气氛和情人间的情调写的很轻松活泼,不乏幽默和欢快,到最后发生了情杀,给人的启示也是要珍惜感情、爱护生命和慈悲忍让的感悟。这就是小说巨大的成功,有轻松的形式,征服了凝重严肃的题材,在读者流下泪的那一刻,粗暴的事情却转化为巨大的美感,得到的启示比“活生生的原教材”要丰富的多。

  这方面的论述,在古人的文字中也见过,谁说的忘记了,大概是说,文字的语气要轻松,风格要诙谐,词句要轻灵欢快,立意要健康有趣,构造要新奇巧妙,“文贵曲,不能直”等,因为文字本来就有娱乐的功能,心情不好的时候,文字是天堂,而还要看凝重板实的文字,就会导致双重不快,云云。

  所以,“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我觉得是重要的。当然,文字很多人都会写,而且写的很好。这里不需要多唠叨。但是,通过好形式征服题材,把题材写的光艳动人,则无疑是需要的。

  【五】社会实践

  文学有宣泄功能,可并不能代替人的全部宣泄。

  骂人也是。

  劳动和创造是所有快乐和道德的来源,并不算错。

  文艺本是因为人的感情而生,是将感情外化的。心理外话化有很多种,诉说、打架、赌博、竞技,都是,内化的感情会导致自杀,这是有心理学根据的。所以,心理和感情外化的轨迹精致化,也就是艺术的雅化过程。

  但是,如果文字一旦脱离了直接的现实生活,脱离了真正产生感情的事物,变成象牙塔,那么,文字就开始成为空虚的无病呻吟。一个人脱离了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往往会导致空虚,文字不立足于现实社会生活实践,就会以一种空虚来弥补另一种空虚,时日一久,即会有气无力。

  有朋友笑我这类话乃是“老生常谈”,我笑着说;“老生常谈不谈”。

  文学有开放性和封闭性两种相反功能,文学可以扩大一个人的眼界,培养一个人的情操和良知,使人超越陈俗观念,而洞见人生本质,这是它开放的地方,可是文学容易使人雅化,容易使情感单一和狭窄化,也容易让人脱离世俗,而孤芳自赏,直接的结果是容易使人自闭,这很不利于一个人和外界的交流对话,时间一长,孤独加重,不利于健康,这是文学的封闭性。

  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学的活源头,社会生活、人情世俗,都是使文学的内容和背景得以丰富的土壤。别拒绝现实真实的生活,虽然现实平庸,这是有人大声喊的。

  文学毕竟只是众多的宣泄方式之一。不和其他的社会活动相辅而行,容易走进纯白脆薄的象牙塔。晶莹却可能缺乏生气。

  所以,工作、劳动、交朋友、物质目标、事业……可以使文字更生动。

  当然,我辈不去想着当文豪,仅仅写玩而已,文学二字,不如说是文字二字。可是,既然写了,文字对人就有陶冶作用,潜移默化,也不可小视,文字会影响你的观念和心态,这非虚语。能注重社会实践,从生活中汲取营养,通过文字来抒发感情,使自己心态更好。

  毕竟,现代社会里,道德好不好,已经不单是遵守规则的问题,而是心态的问题。仁义道德,而心态不良,何来道德呢?

  所以,美育是我们的一道精神大餐啊,用美的方式疏导心灵,不是很好的吗?。

(实习编辑:黄燕红)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