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百科

助你战胜心理困境的八个方法

举报/反馈
2011-07-07 00:00:00全球医院网

  1、回避法

  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回避法。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在心理困境中,人大脑里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新的兴奋中心。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了心理困境。“不听心不烦”,正是说这一道理。比如,家里的琐事使您“勃然火起”或“郁闷不乐”,就到单位上班;身患绝症者不妨去医院看望垂危病人;面对一份望恋情的深深困扰,以一种大智大勇来 ,这都是有效的自救。也可算客观回避法。此外,还可采取主观回避法,即通过主观努力来强化人的本能的潜在机制,努力忘掉,或压抑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在主面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注意力转移是最简便易的一种主观回避法。在您痛苦的时候,集中精力动手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就回避了心理困境。

  2、转视法

  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 。有时候,同一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体验,陷入心理困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相传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愁。愁什么?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哟!于是为大儿子愁。每逢阴天,老太太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于是为二儿子愁。老太太愁来愁去,日渐憔悴,终于成疾。两个儿子不知如何是好。幸一智者献策:“晴天好晒盐,您该为二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您该为大儿子高兴。这么转个看法,就没愁发喽!”这么一个老太太果然变愁苦为欢乐,心宽体健起来。看来,在审视、思考、评价某一客观现实情境时,学会转换视角,换个角度看问题,常会使人感到痛苦不堪的心理困境化为乌有。

  3、自慰法

  伊索寓言说,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行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便不感到苦恼。心理学便借用来,把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求心理自我安慰的现象,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不错,在自慰时所谓的理由不过是“自圆其说”,但确有维护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救之效。单位里评职称,不能每人一份,为此饭不思也太不值了,这次定不上还有下次,再说,没有职称也一样称职,有实实在在的业绩就不掉价,何必为个虚名玩命?恋人分手,也好跟这们义的人真成婚,说不定要倒大霉,早跟她“拜拜”,岂不是免去报患?两百块丢了,就当所终奖没发,何况“去财免灾”,全家平安还不是大福?这不是“精神胜利法”吗?正是。精神胜利法不该被瞧扁了,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摆在那里,如若能改变,当然该向好处努力,如若已成定局,法挽回,就该宽慰自己承认现实。这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4、幽默法

  幽默法对解脱心理困境是极有助益的自救策略之一。据说,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位气特暴的太太。一天,苏格拉底正当与客人说话,太太突然跑起来大闹,并随手将脸盆中的水泼在苏格拉底的身上。局面何其 ?这对一个稍有血性的男子汉来讲都是无法忍受的。苏格拉底却笑了一笑说,说:“我早知道,打雷之,一定会有大雨。”一言解颐,他妻子也禁不住笑出声来。英国首相威尔森在一次演说进行到一半时,台下有我喊:“狗屎?垃圾?”这分明是指责他演讲的内容。但威尔森这位干练的政治家却微笑以对装糊涂:“狗屎?垃圾?公共卫生?各位先生,我马上要谈这个社会问题。”就这样,他不仅没陷入困境,反倒赢得一喝彩。

  笑是精神消毒剂,幽默是走出心理困境的阶梯。当事业和生活受到挫折时,当交际出现僵局时,幽默的行为,幽默的语言,常常能使困境和窘迫转为轻松和自然,从而使精神紧张得到放松,和缓气氛,释放情绪,减轻焦虑,摆脱困境。

  5、低调法

  我出于本能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期望值。这自然有其积极意义,它是个我进取、社会进步的一种心理驱动力。但“物极必反”。一味不切实际地以过高的期望值来对待人生,也许正是有些人每天都在郁闷愁怨的心理困境中消磨宝贵的时光,终生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的心理根源。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情绪冲突越大,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结论。

  于“官”念,于“钱”途,于“物”欲 ,低调期望值;于事业也该如此。虽然,“志当存高远”一向为人称道 ,但没有芸芸众生何谓社会?虽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向有人欣赏,但没有小小兵卒组成军队,谈何将军?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一个珠峰。群星虽没有太阳耀,同样熠熠生辉;群山没有珠峰的高大,同样勃勃向上。“没有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拥有了小草的境界,便告别了心理困境。

  6、宣泄法

  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压抑自我情绪似乎给予更多的肯定,而对宣自我情绪则给予更多的否定。其实这有违心理科学。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有意志力量压抑情绪,表现出正常情况下的谈笑自若,这种做法虽可以减轻焦虑,但这只能缓解表面的紧张,却按捺不住内在的情绪纷扰,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陷入更深的心理困境,带来更大的身心危害。比如,愤怒如强抑制,就像一个定时炸弹,时刻有毁灭自己或他人的危险;悲痛如强抑制,不随泪水宣泄出来,不仅危害身心健康甚至会气绝身亡。如同闷热的夏天唯有一场大雨,才能使空气一新,如晴空万里一样,困境中的心理重压也只有宣泄出来 ,才能赢得心理上的一片晴空。

  宣泄按社会效果说,有合理不合理之分,善于心理自救者总是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苦痛:一是理智性地合理宣泄。如对自己的至亲好友诉说心中的委屈和痛苦,或者自己跟自己吐,诉诸文字,让心中的苦水顺水端流泄出来。二是情感性的合理宣泄。据说,美国某任总统办公室内设一满细沙的沙箱,以必要时宣泄心中的怒气。这实在是明智之举。我们不妨照此办理,在适当场合,大哭一场,大叫一番,任怒火喷发。这也是智者和强者所为,因为这是陷入极度心理困境的即时性的最佳自救策略。

  7、升华法

  文豪哥德年轻时曾遭受失恋的痛苦,几次企图自杀。但他最终把破灭的感情当作素材,从爱情焚毁的灰烬中得到灵感,写出了震惊世界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真年谓“塞翁失马,安之非福“。

  困境和挫折,绝非人们年祈求的。因为它给人带事心理上压抑和焦虑。善于心理自救者,却能把这种情绪升华为一种力量。引向对已、对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在获得成功的满足时,也清除了心理平衡。古之文王、仲尼、屈原、左丘、孙.子、不韦、韩非、司马迁等等,之所以为万世传颂,就在于他们在灾难性的心理困境中以升华拯救了自己,塑造了强者的形象。在人遇到挫折时,一味憋气愁闷,或颓唐绝望,都无济于事;做出反社会的报复行为更是下策。这都是拿别人的错误在惩罚自己。正确态度是:化挫折失败为动力,从心理困境中奋起,做生活的强者。

  “当自求解脱,切勿求助他人“。这是释迦牟尼圆寂时的最后一句话。我们不必去当佛徒,我们也无需拒绝他人的援助之手。但当我们为心理困境所扰时,也应该首先学会自救。

  8、补偿法

  “人无完人”,一个人在生活或心理上难免有某些缺陷,因而影响某一目标的实现。人会采取种种方法补偿这一缺陷,以减轻、消除心理上困扰。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作用。一种补偿是以另一个目标来代替原来尝试失败的目标。如著名指挥家日本的小泽征尔,原是专攻钢琴的。他在手指摔伤十指的灵敏度受到影响后,一度十分苦恼。后来他毫不犹豫改学指挥而一举成名,从而摆脱心理困境。另一种补偿是凭新的努力,以期某一弱点得到补救,转弱为强,来达到原来的目标。希腊政治家狄塞西怪斯因发音微弱和轻度口吃,使他不能演讲。他下决心练习口才,把小石卵放在嘴里练习讲话,并面对海滨高声呼喊。最终,他的语言优势得到补救,成为闻名的大演说家。他内心的紧张焦虑也自然消除。

  编后语:面对自身的某些弱点或缺憾,无需只是徒叹奈何,只会品味苦涩,积极的对策是另寻一条路,以真正走出心理困境。“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对这条自救之路的最好诠释。

(责任编辑:龚艳丽 实习编辑:练丽特)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