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细说友情的“七年之痒”

  导语:听说友情也有七年之痒。“七年之痒”是一个外来词,用得最多的是用来形容婚姻——从恋爱到结婚,开头一段是兴奋的,然而朝夕相处下来,感情日趋平淡,情感生活进入“瓶颈”期,不知道如何发展下去。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友谊之中,又该如何弥补呢?

  我总希望有一个与我并排而立的朋友,只有一个也好。很幸运的,我遇到了,我们保持着愉悦的关系,而且保持了七年。这在我的生命里简直是奇迹,我曾喜悦和激动,我为他骄傲,甚至也为我自己骄傲起来,因为我们是在一条路上走。

  唯有志同道合,才有永久的朋友。可是我渐渐地对我们的关系产生抗拒和抵触。他依然是很好的人,风光、灵动,像孔雀一样骄傲;可是我变了,我对他的每一句话很在意,仿佛那是在提醒我的不足。我知道其实是没有的,这是我自己胡思乱想。可是我已经这样想了,友情出现裂缝。我的友情里原来是有七年之痒的。

  维持友情需要技巧

  友情与爱情一样,不能妥善地经营,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裂痕,然渐渐淡去。在时间的涯荒野里,有多少个人与自己擦肩而过,又有多少个人停下来与你轻轻地打个招呼?已经拥有的就要珍惜,这实在不是一句矫情的话,因为生命确实是如此的不确定。

  友情不要太计较

  朋友的相处伤害往往是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真心帮助,你会发现这世上你有很多真心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摩擦,我们也许会因这些摩擦而分开。但每当夜阑人静时,我们望向星空,总会看到过去的美好回忆。

  相隔两地也要相互惦记

  友情其实和爱情很像,好友之间所以能长期共存,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心灵间的相互依存与默契,唯此孤独的人生才变得丰富而深刻。能够拥有一位好友,一位至交,便拥有了一生的情感需求,好友如衣食,如日月,如自已的影子,最最孤独时,论相隔千里万里,好友都会如期而至,那时即便是默默相对,不说一句话,感受也是雨的滋润,心静如镜,心境如云。

  朋友不在多但要真心相待

  我想永远拥有许多真心的朋友,但我深知这是不可能的。离聚合,应顺其自然,不必勉强。属于我的朋友,会向我走来,不属于我的朋友,留也留不住,如果真到了一躬而别的时候,无须哀怨,更不能太计较太执著了,权且将人生悲凉灰颓的一面独自吞,再将亮丽壮美的品质展示给他人,用生命去体验人生就是。因为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人生乐在心相知。

  每一个人都有一方属于自己的乐土,朋友,当你心情沮丧的时候,当你灰心失望的时候,当你觉得好友渐渐淡漠的时候,请珍惜朋友真挚的友情,不管是在网络的友情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友谊如同空气如水,不要到失去的时候才痛感它的可贵。

(责任编辑:龚艳丽 实习编辑:练丽特)

2011-06-17 00:00:00浏览1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归脾丸治心动过缓吗
归脾丸对某些类型的心动过缓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不能单纯依靠其来治愈心动过缓。对于心动过缓患者,建议要明确病因,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首先,归脾丸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食少、体倦乏力等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气血不足可能导致心脏鼓动无力,从而引起心动过缓。而归脾丸通过补充气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脏的气血供应,增强心脏的功能,使心率有所提升。其次,心动过缓的病因较为复杂。西医认为,可能由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等多种原因引起。对于因气血不足引起的心动过缓,归脾丸可以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但如果是由其他器质性病变,如严重的窦房结病变、房室传导系统疾病等引起的心动过缓,归脾丸的作用就较为有限,可能需要采取西医的治疗方法,如安装心脏起搏器等。如果心动过缓较为严重,出现头晕、黑矇、晕厥等症状,或者是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及时采取有效的西医治疗措施,不要盲目依赖中药治疗。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查心电图等检查,观察心率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进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脾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脾大是指脾脏体积增大,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体征,而非独立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某些肿瘤性疾病等;治疗则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及必要时的脾切除手术。一、病因:1、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可导致脾大,如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繁殖,激活免疫系统,导致脾脏充血和肿大。2、血液系统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其特征为骨髓中粒细胞系过度增殖,导致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大量异常细胞在脾脏内积聚,引起脾脏肿大。3、肝硬化:肝硬化时,肝脏结构发生改变,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脾静脉回流受阻,脾脏淤血,进而出现脾大。4、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脾脏内淋巴组织增生和充血,从而出现脾大。5、肿瘤性疾病:某些肿瘤可导致脾大,如脾脏淋巴瘤。淋巴瘤细胞在脾脏内浸润和增殖,导致脾脏体积增大。二、治疗:1、病因治疗:对于疟疾引起的脾大,需使用抗疟药物进行治疗,如氯喹等,以清除疟原虫,缓解脾大症状。2、对症治疗:对于脾功能亢进导致的血细胞减少,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等,以减轻脾脏的免疫功能,改善血细胞减少的症状。3、脾切除手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脾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考虑脾切除手术。例如,某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法控制脾大时,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脾脏。建议患者首先明确病因,根据具体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此外,定期随访和监测脾脏大小及功能变化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也至关重要。
曹普生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原发性脾脏淋巴瘤能治好吗
对于原发性脾脏淋巴瘤,早期发现且肿瘤局限、对治疗敏感的患者,存在治愈可能,而晚期出现广泛扩散、多器官受累或对常规治疗耐药的患者通常难以治愈。当原发性脾脏淋巴瘤处于早期阶段,肿瘤局限在脾脏内,尚未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时,治愈可能性较高。此时通过手术切除脾脏,结合术后系统的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能够有效清除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若患者的病理类型为惰性淋巴瘤,如边缘区淋巴瘤,这类肿瘤生长相对缓慢,对治疗的反应较好,经规范治疗后病情可得到长期控制,部分患者甚至可实现临床治愈。此外,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能够耐受高强度的综合治疗方案,也可为提高治愈率创造有利条件。原发性脾脏淋巴瘤发展至晚期,治愈难度会显著增加。晚期肿瘤常突破脾脏包膜,侵犯邻近器官如肝脏、胰腺,或通过淋巴、血液循环转移至全身淋巴结、骨髓等部位,导致多器官功能受损。此时,手术难以彻底清除病灶,且术后复发风险极高。部分患者的肿瘤细胞对常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产生耐药性,会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此外,若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基础疾病或身体机能较差,无法耐受足量、足疗程的治疗,也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病情难以控制,极大降低治愈的可能性。 确诊原发性脾脏淋巴瘤后,需尽快完善全身检查明确分期与病理类型。早期患者可选择手术(如脾切除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晚期患者以全身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方案为主。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孩子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是怎么回事
小孩子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可能由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非疾病因素引起;以及自闭症、多动症、铅中毒等疾病因素引起。一、非疾病因素:小孩子可能因为饥饿、口渴、疲劳、困倦等生理需求没有及时得到满足而发脾气。例如,孩子饿了却没有及时吃到食物,就可能通过发脾气来表达不满。或者孩子想要某个玩具、想做某件事情但被家长拒绝,也会引发情绪爆发。此外,小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尚在发展中,当其遇到复杂的情绪或问题时,可能无法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只能通过发脾气、哭闹等方式来宣泄情绪。二、疾病因素:1、自闭症:自闭症儿童通常存在社交障碍、语言发育迟缓以及重复刻板行为等问题,可能难以理解和处理周围的信息,对环境中的微小变化也非常敏感,这些都会导致孩子容易出现情绪问题,表现为脾气暴躁、频繁发脾气。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行为干预、语言治疗、社交技能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以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语言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2、多动症:多动症儿童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发脾气,而且情绪波动较大。治疗通常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如哌甲酯等)结合心理行为治疗,如行为矫正、认知行为治疗等,帮助孩子改善注意力、控制冲动行为和情绪。3、铅中毒:铅中毒会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孩子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症状,脾气暴躁也是常见表现之一。一旦确诊铅中毒,需要根据中毒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遵医嘱使用驱铅药物(如依地酸钙钠等)。如果孩子脾气暴躁的情况较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和学习,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以确定是否存在疾病因素。如果是疾病原因,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果是非疾病因素,家长则要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引导,帮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培养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