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常识

负面情绪 心灵创伤的延续

举报/反馈
2011-05-27 00:00:00凤凰网健康论坛

  导读:我们总是会对某些特别的事件,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下,容易愤怒,爱发气。我们往往认为,是这种事最可恶,或是客观原因出了问题,却不知道―――我们的负面情绪可能是心灵创伤的延续。

  究竟是什么东西令我恼怒?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会让我们特别愤怒或伤心,尽管别人反应似乎没这么强烈,或者事我们自己也会明白,这件事本身并不那么严重。

  一位朋友和老公逛商场,导购员殷勤备至地迎上来,热情地推销一款又一款商品。朋友不喜欢这种推销方式,几次对老公说:“我们走吧!”可他就像没听见,依然跟着导购转来转去。朋友气坏了,扔下老公,一个人跑到老远去逛。她是学过心理学的,每次发脾气之前都会让自己停顿3秒钟。她一边逛,一边就开始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生气?是因为我觉得被忽视。在生活中,老公是一个重视太太意见的人。那这么一件小事,我为什么会如此在意?

  她又主动回去找到老公接着逛,但心里依然在琢磨。她知道,这种反应和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有关。在被父母管束的青少年时代,父母对她要求严格,必须听话,她不能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那时起,她最痛恨的就是亲人不尊重自己,也会很轻率地给亲人下这么一个结论。

  的确,像这位朋友一样,莫名其妙的情绪会渗透到生活的每分每秒。当碰到不如意的人或事时,我们往往会抱怨客观环境出了问题、对方太过分或自己当下太愚蠢。可是,也许这并非最重要的因素,而是我们过去的感受、形成的价值观在这件事上进投射。

  强大外表的背后是个小小的自我

  人的整体心理状态完全是过去经历的延续。就是这么奇怪,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很多事已经过去了、忘记了,我已经很优秀、很完善了,但每个人过去形成的感受,还是会反映到现实生活中。

  这种影响必然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家庭中的排行、学校生活、当时的文化和历史背景,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由此形成的家庭氛围,它几乎造就了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常常是不自觉、不自知的。也许不是打骂,却留下比打骂更深的烙印。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不管他长大以后挣了多少钱,地位有多高,他都可能不喜欢自己。很多品貌俱佳的女孩,哪怕身边有再多的追求者,她都法获得自信。

  这种伤害,年龄越小烙印越深。就像俄罗斯玩具“套娃”,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强大的外表,但他内心深处的自我,却还是小小的一个。

  很多年轻的父母生下孩子之后就把孩子扔到姥姥(奶奶)家,因为自己要忙工作、忙事业,顾不上啊。但幼小的心灵本能地要依赖他人,因此,姥姥(奶奶)就变成了“妈妈”。当孩子长大以后,父母往往又把孩子接到身边,而这时,妈妈意味着什么呢?多半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最要紧的是扔来扔去本身,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长大以后,心理会产生微妙的变化,给自己设置一道墙,不允许别人靠得太近,不让自己再心痛。

  将来在他处理与爱人的关系上可能会表现出两种倾向:要么对分离产生焦虑,牢牢地把爱人绑在身边,在对方身上找到心理需要。要么害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对与人分离表现得出奇地冷漠和决然。

  提高自我觉察能力

  既然成长的遭遇是这么“被动”,那么面对不断产生的负面情绪,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遇到不愉快,我们常常这么劝别人:就把它忘了吧!但怎么可能呢?心灵负载的痛苦很难忘记。那些经常缠绕的噩梦,某种似曾相识的场景,都是一种隐约的提醒。

  一位朋友40岁才学游泳―――我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下水的情形:脸色苍白,浑身发抖,那是真正的恐惧,他小时候曾差点被淹死。可是他终于学会了游泳!战胜了自我。这大概就是常说的“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需要超人的勇气和力量。但在现实生活中,“超人”是很少的。

  最可行的是提高自我觉察能力。自我觉察,并不是反省和自责,而是从客观的角度认识自我。比如可以问问自己:我在什么情况下会不高兴?究竟是什么东西令我恼怒?你会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多半和过去的经历有关。当你能够在这个层面上理解自己,就会减少一点内疚和自责。

  当然,遇到相似的情形,你可能还会发脾气,但你明白了原因,道歉时也会更诚恳一点。

  一位心理治疗师讲过她的亲身体会。“文革”时期,她的家庭遭受极大冲击,也从此培养了她坚强不屈的性格,曾把一个爱欺负人的小男孩打翻在地―――她自己决不受气,也保护身边的人不受欺负。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她自己也渐渐长大、结婚、生子。一次,她带儿子在楼下玩,忽然发现那几个小朋友明显在欺负儿子,她顿时火冒三丈。但转瞬又发现,儿子竟然浑然不觉,既不愤怒,也不委屈,若其事地继续跟他们玩。是啊,孩子从小受到家人的呵护,内心安全,并不感到受伤,因此能安然地面对这一切。

  事后她说:如果我没有学过心理治疗,可能会冲上去帮他打一架,也可能会指责儿子:“你怎么这么笨!”我的感受和判断就会影响孩子,留下烙印,他长大以后再这样教育子女,烙印就会一代又一代传下去。

  不管愿意不愿意,“烙印”人人都会有,如果你对自己的生活还算满意,就可以这么顺理成章地过下去,可如果你总是不快乐,或总是在某些方面不快乐,就需要反思了,假如需要,还可以找个心理医生帮你观照一下自己。

  编后语:归根结底,放松一点儿,别过于自责,是理解自己的基础。实在情绪难以控制,索性先顺其自然。不是吗?也正是由于那么多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才造就出每个人独特的个性,也造就出多姿多彩的人生。人格的形成也就是这么整合出来的。想想看,要是大家都精通心理学,为人处世都按照心理健康的统一标准,那个性不就都一样了吗?这个世界该多么单调啊!

(责任编辑:龚艳丽 实习编辑:练丽特)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