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引导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灵引导

家暴导致儿童心理问题增多

举报/反馈
2011-01-26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心理案例2:话不投机,举着菜刀追老师

  小刚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男孩,聪明好动。他的父母都是工薪族,因感情不和夫妻常吵架,伴随着拳脚相加。刚开始,小刚会吓得大哭,后来他对此有些麻木了,成了一声不吭的观战者,再后来他甚至帮助体力处于弱势的母亲和父亲对阵。上学后,小刚和同学之间有了矛盾也不愿意理论,起初能忍则忍,忍不了就开始动手打架。一年前,好动调皮的小刚因为受不了一名年轻女老师的批评,与这位老师结怨。一次上课,小刚连举了多次手主动要求回答问题,但这位女老师都没喊他回答。小刚便和老师理论:“你为什么不叫我回答问题?你影响我的学习了。”老师批评他不守规矩。于是,小刚夺门跑出了教室。不久,小刚从家里拿来了一把菜刀,进入教室后开始追打老师。从教室内追到教室外,从楼上追到楼下,最终老师不得不跑进了一间屋子将房门锁上。

  11岁的小刚做出了这种行为让在校师生都很震惊。后来,小刚经劝说交出了菜刀,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他在楼道里大喊:“老师,你存心和我过不去,我好学有什么错儿,你这样耽误我。”后来,父母带小刚去进行心理咨询,获悉家庭暴力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并潜意识地产生了暴力倾向,属于儿童心理狂躁症。

  心理专家:不良亲子关系造就问题儿童

  针对以上的两个儿童心理问题的病例,心理咨询师林绍娥分析认为,在儿童时期,父母是他们学习和效仿的第一任人生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有强烈的暗示性。强强和小刚两个孩子都生活在父母不是很和睦、矛盾频发且存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两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强强属于自卑儿童中的“没有自我”,自己的自信心遭到严重挫败后,是非感不明显,表现为精神压力大、恐惧感强烈,反映出来的是讲话口吃的心理性言语障碍。而小刚属于自卑儿童中“过分自我”,当自尊心自信心被打击后,没有安全感,挫折感上升为暴力反抗,是典型的儿童心理狂躁症。

  “小孩子是无辜的,他们的心理问题大多源于父母的不当教育和漠视。”林老师说,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好陷入了误区,经常是宠吃、宠喝、宠玩儿,却忽视孩子的心理活动,这是导致目前儿童心理病例增多的主要原因。其实,父母的行为和关注直接感染和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则是父母与孩子彼此信任的基础。只有孩子对父母足够信任,他才有安全感,才能和父母更好地沟通,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当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家长要对孩子的治疗有信心,不要因此嫌弃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多倾听孩子的讲述,多给予鼓励和理解,尽量消除外界给予孩子的负面影响。

(实习编辑:梁子豪)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