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趣话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情感趣话

正视“煮夫”的心理问题

举报/反馈
2011-01-14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近日,一则新闻被各大媒体广泛转载:武汉市青山区一男子朱超(化名)突然情绪低落、沉默不语,后经心理医生诊断,朱超已落下“心病”。其心理原因就是他长时间担任家庭“煮夫”。

  朱超曾在合资企业打工,因不满公司的人事制度以及工作环境,三年前辞职。考虑到家里孩子还小,妻子又是单位财务主管、每天业务繁忙,朱超主动提出在家照顾孩子,周末也极少出门,与朋友们日渐疏远。一天,他送女儿上幼儿园,老师随口问了句:“你家是男主内、女主外吧?”朱超突然感到这三年来自己对家庭没有贡献,越想越自卑,从此度日如年。

  专家释疑:

  在我国,传统的夫妻分配方式是 “男主外女主内”,这与最初的生产力水平有直接关系:男性身体比较强壮,有能力获得食物并保护整个家庭的安全;而女性则更适合在家哺育、料理家务。

  但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增强,家庭“煮夫”开始在中国大量出现。很多男性不适应这一角色的转变,于是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包括情绪低落、抑郁烦躁不安等。

  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处理好夫妻双方关于家庭分工的“心理认知度”。每个男性都有征战的梦想,都渴望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保护家庭,无论在心理或文化背景上,都习惯扮演“主外”的角色。而他们一旦彻底回归家庭,压力势必骤然上升。如果仅从表面维持“男主内、女主外”的模式,而妻子心中却悄悄给丈夫贴上“窝囊废”的标签,那么这种感受难免在生活细节中流出来,造成伤害。因此如果“煮夫”的确由协商产生,那么妻子应当在日后积极赞美丈夫的工作成果,不要太过强势。

  此外对于男性而言,在决定成为“煮夫”前,一定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并正确理解“贡献”的含义。家庭的运转不光取决于外部的经济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也离不开内部的精心打理。“主外”、“主内”从客观角度而言,只是分工类别不同,并不存在确切的性别对应。如果你的家庭现在有人“主外”,也有人“主内”,那么应该是很幸福的。“煮夫”们该做的是自豪,不是自卑。

(实习编辑:梁子豪)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