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探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灵探秘

心理疲劳:生活慢性中毒的根源

举报/反馈
2010-12-17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人的劳动可分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两大类。如同体力劳动后人会产生疲劳一样,脑力劳动后人也会产生疲劳,如果程度严重,即可称为心理疲劳。医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长期的精神紧张、反复的心理刺激以及恶劣的情绪逐渐影响而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长年累月,轻者会出现头昏失眠多梦、厌倦、烦躁不安、思维迟钝、反应迟缓、注意力涣、工作效率降低,重者会出现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甲状腺功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皮炎月经失调、性功能减退等身心疾病甚至精神障碍。心理疲劳也正在成为现代人的“隐形杀手”。

  心理疲劳不仅降低学习与工作效率,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长期的心理疲劳,使人心境抑郁、百无聊赖、心烦意乱、精疲力竭,进而引起心因性疾病,如神经衰弱,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不好、失眠、怕光、怕声音等。因此,脑力劳动者防止心理疲劳是一个重要的心理保健问题,不可掉以轻心。

  心理疲劳不会在朝夕间就置人于死地,它就像慢性中毒那样,要达到一定的“疲劳量”,才能引发疾病。为了防止心理疲劳,首先要讲究脑力劳动的心理卫生,在从事脑力劳动时要聚精会神,劳逸结合,重视积极性休息。其次要培养对所从事的脑力劳动的兴趣。人们从事感兴趣的事情不易疲倦,而从事没兴趣的工作易于疲倦。再次,脑力劳动的环境要力求避免噪音的干扰,要有合理的照明条件等。

(实习编辑:梁子豪)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