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常识

解读青春的性心理和性心理障碍

举报/反馈
2010-12-15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无论是性洁癖还是性罪心理,其产生都有它们的历史根源和社会背景,许多人都认为性器官和性行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肮脏、可耻的。人们认为,凡事都可讲,唯独性例外。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视性为禁区,性知识正面宣传不够的结果。

  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主要标志是性发育和性成熟,其时孩子们要经历躯体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时期。

  青春期大约起始于 10-12岁,早的可提前到5-6岁,也可延迟到15-16岁。青春期性生理发育成熟的速度也因人而异,一些女孩只需1年左右,另一些长达5-6年或更久。青春期发育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家人过去青春期启动年龄、遗传、种族、社会、经济、文化、地理、营养、气候、身体脂肪的比例以及其他因素等。

  青春期发育及性心理 青春期延展于10-20岁之间,通常分为3个阶段:

  1、青春前期介于10-13岁,是人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

  2、性征发育期约为13-17岁,以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明显发育为特征,少女出现月经,男孩则发生遗精;

  3、青春后期在17-20岁,生理上变化逐渐缓慢下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已发育成熟,体骼变化已不明显。一些少年对自己的生理发育速度,对自己生殖器(阴茎或阴唇)的大小和形态感到忧虑,这是来源于对青春期发育知识缺乏了解。

  随着性腺活动的变化,少年人除出现月经和遗精外,也可发生其他方面的正性心理表现,如强烈的性感受和性幻想,男孩阴茎自动勃起的次数增加,少女阴道分泌液增加,自慰行为的频率上升。青春期不仅出现生理和心理变化,同时也面对社会生活需求的挑战,如恋爱和择偶,婚前性行为等。恋爱、择偶及心理 青春期性意识发展可有以下阶段,每一阶段的心理表现是不同的:

  一、接近异性的狂热期。此期少年男女的特征是精神兴奋程度高,往往对异性带有幻想色彩,很少考虑到会面临的困难和阻力,因而情感发展的速度较快,迅速达到炽热的阶段,即热恋。从初恋到热恋是少年男女双方感情逐步深化的过程。狂热期间双方相互吸引力加强,激动程度高,有相互了解的迫切要求,真诚和信任感增强,而且思维方法和活动方式也发生改变。三、向往年长异性期。一些心理学家发现在性萌发期,即少年男女对性问题的认识从不知到知发展的过渡,他们对性问题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的朦胧状态。其时他们可存在着两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即疏远异性和发生恋年长异性现象,恋长者少年对成年或老年异性出现依恋。

  二、疏远异性期。指青春期开始的半年至1年(11-12岁)期间内的两性疏远阶段,其时性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性别意识刚刚萌芽。他们发现彼此间性别的差异,便产生明显的性不安,如少女对日渐隆起的乳房感到羞怯,少男则害怕被人看到开始长出的阴毛。他们对两性间的接触持疏远和回避态度,如因学习或工作需要,双方接触时感到拘束和难为情。他们认为两性间亲近、恋爱是可耻的。四、后期正式的浪漫恋爱期。此期特点是划清恋爱和婚姻的界限,不可逾矩,不要放纵的亲昵,正视对方的缺点,认真地和负责地沟通,增加了解。和谐爱情的逐步形成,是基于双方遵守承诺和共享建立起来的美好前景。通常在激情消退后,会发现对方存在以往未曾注意到的缺点,能够比较冷静地看问题。

  心理和谐的爱情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双方的生活志向、理想和目标大体一致,它是婚后共同生活的思想基础;另一是双方的性格、爱好、兴趣、生活习惯和文化修养的和谐,它是婚后共同生活的感情要素。

  婚前性行为及心理大多数热恋中的年轻人,随着爱情的深化,出现一定程度的亲昵行为,如拥抱和接吻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社会可以接受的。实际上在目前情况下,有相当部分青少年男女按捺不住,发生婚前性行为。当今多数成人认为婚前性行为不可取,而且少女受孕打胎,对身心都带来有害影响,故应采取措施防范。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夫妻婚前有性行为者,婚后不和睦的发生率高。婚前性行为往往导致性关系随便、道德观念淡薄、性生活紊乱以及性病的传播等。

  性洁癖的心理障碍,大多发生在婚龄不太长的年轻夫妇。而性罪心理则发生在再婚女性中。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女性,她们在与后夫结婚后在做爱时常会表现出一种紧张和惶恐的心理,并常向后夫诉说前夫在性方面的自私,只管自己满足,不体贴她;或者说自己与前夫过性生活是出于无奈,只是尽尽当妻子的责任而已,从而使后夫在性生活的过程中无法获得美好的感受,影响了性生活的和谐。许多后夫,不能理解再婚妻子的这种心理障碍,反而误认为是妻子在怀念前夫,这就给家庭生活笼罩上一层阴影。

  婚前性行为大多是在隐蔽状态下进行,双方常伴发紧张、害怕、恐慌等心理和不道德感与羞愧感,极易引起性反应抑制和性焦虑的发生,从而导致心理性阳痿、早泄和性乐障碍。要教育年轻人,特别是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情操,学会自尊、自重、自爱和自制,使自己的性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用健康的思想和法制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切不可使一般边缘性性行为发展为越轨的婚前性行为。防范婚前性行为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制订出有效措施。

  最易忽视的两种性心理障碍有哪些?

  无论是性洁癖还是性罪心理,其产生都有它们的历史根源和社会背景,许多人都认为性器官和性行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肮脏、可耻的。

  性洁癖,是指当事人口头上承认对方的生殖器和性行为符合卫生标准,但在心理上无法控制地感到对方很脏,从而引起对异性的厌恶并影响了性的和谐和夫妻感情。

  性洁癖者有三种类型:肉体型、精神型和混合型。

  肉体型的患者认为对方生殖器乃至生殖器的分泌物很脏,从而使自己处在迫不得已的厌恶心理状态下进行尽义务性质的房事;

  混合型患者是前两种类型的表现兼而有之。性洁癖患者常嫌配偶生殖器脏,不仅要求对方洗净下身,还要用酒精"消毒",戴上避孕套。

  精神型患者是厌恶异性实际上是正常的性行为、性神态和性言语;

  性洁癖者女性较多,男性较少(但并非绝无仅有)。她们对丈夫的性行为乃至一言一笑都感到厌恶和不愿忍受,非但厌恶丈夫的唾液、分泌物和声响,而且还反感丈夫表达爱情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尽管这些都是性心理障碍的表现,可许多人却无法认识到这一点,而是认为"对方并非真心爱我",或者认为自己是"讲卫生"、"情趣高雅",这实在是可悲。

  要预防和纠正这两种性心理障碍,就得正面宣传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要认识到夫妻间的性行为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如果觉得夫妻之间在亲吻、爱抚和做爱时出现厌恶、勉强和事后懊悔时,不应该光从夫妻的感情上去找症结,而应该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得了性心理障碍,必要时可去心理咨询门诊请教医师,也可采用心理脱敏疗法,用积极的性热情来取代性洁癖。要观察和熟悉自己及对方的性器官,使性生活能成为夫妻的共同需求。

  对于有性罪心理的妻子,丈夫在言谈上要注意措词,避免可能会引起妻子误解而促发性罪心理的话题,例如贞洁、贞操等。其次,在妻子心境好的时候告诉她,自己绝不会因为其再婚而歧视、看轻她;努力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夫妻的感情,使妻子放下思想包袱,去掉紧张恐惧心理。这样,才能纠正妻子性罪心理的性心理障碍,逐步取得性生活的和谐及协调。

(实习编辑:张华仙)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