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心事为何不向父母诉说

  调查显示,写日记、网聊成为中小学生最常用的倾诉方式——

  写日记、网聊、没人时自言自语,是中小学生最常用的倾诉方式;75%以上的中小学生想说心里话时,首选倾诉对象不是父母;一半以上的中小学生最想向父母倾诉学习上的收获或困惑……

  近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对全国2087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以“倾听孩子心声”为主题的问卷调查。针对上述调查结果,专家表示,虽然现在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家庭教育主要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视了亲子间心灵的交流,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远大于学习成绩。

  说教+唠叨——

  孩子不愿主动与父母交流

  派派是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在父母的要求下,他每天放学后要上奥数、剑桥少儿英语等各种培训班,周末还要练钢琴、学画画。“我太累了,而且培训班太没意思了。”派派最喜欢制作轮船模型,可父母却认为这是“玩物丧志”,每次上培训班用派派自己的话来说“就像上刑场一样”,“一点儿效果也没有”。

  当问派派为什么不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诉父母时,派派说:“唉,他们理解不了我的想法,我说了也白说,反而会被他们借题发挥训我一顿。”

  派派的例子并非个案。“倾听孩子心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万多名中小学生中,只有26.73%的人表示自己有了心里话最想告诉的人是父母,同时 49.56%的中小学生最想对关系好的同学、好朋友说心里话。此外,有13.84%的中小学生选择把心里话埋在心里,5.61%的孩子选择跟网友倾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扮演着重要的教育与社会化的角色。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看来,当孩子在成长中遇到困难或者有困惑时,最先想到的倾诉对象肯定是父母。如果家庭缺少交流,孩子的心里话没有渠道倾诉,长期如此容易导致亲子间的隔阂。“因此,父母应该平时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和状态,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交流沟通。”

  调查还显示,在倾诉方式上,面对面聊天、写日记、网聊、没人时自言自语是中小学生最常用的4种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上聊天、写网络日志、在博客空间留言等,都是孩子们常用的交流方式。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孩子有了心里话会首选同学、好朋友的现状。”卢勤表示。

  父母的居高临下式的说教和唠叨,是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近九成中小学生愿意对别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其中58.47%的孩子愿意说心里话并能找到人说,31.75%的孩子愿意说但找不到合适的人。

  简单+粗暴——

  家庭关系中缺乏平等宽松的环境

  当孩子有机会向父母倾诉心声时,他们通常会选择什么样的话题来倾诉呢?调查显示,超半数中小学生最想向家长倾诉“在学习上的困惑或收获”。排在第二位至第五位的分别是:对爸爸妈妈提出意见或建议、人际交往中的经历、对未来人生的困惑及对身体发育和生理问题上的疑问。与此同时,另一份在家长中开展的调查显示,近九成的父母表示,自己最想听到孩子倾诉在学习上的心得或困惑。

  “学习压力过重、家长对学习关心程度过高、关注方式不当是造成半数孩子最想倾诉学习话题的主要原因。”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主任祝薇表示,学习之所以成为孩子最愿意跟父母倾诉的话题,并不是因为孩子对学习“情有独钟”,而是在就业压力严峻、竞争激烈的社会大背景下,学校、父母、孩子自身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只要这样的现实环境不改变,学习就永远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绕不开的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话题。

  同时,父母对孩子学习的过度关注和不当关注,又会造成对孩子其他成长问题上的忽视甚至漠视。“这折射出在部分家庭中,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一种对等的、宽松的、畅通的倾诉环境。”祝薇说。

  在调查中排名第二的倾诉话题恰恰是“想对爸爸妈妈提意见或建议”。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孩子对父母在家中的所作所为有着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想表达。祝薇说:“在这些孩子看来,先改变父母的观念和言行方式,接下来才有可能真正敞开心扉,向父母倾诉其他心事。”

  吸蓄+引导——

  家长要成为吸纳孩子心里话的“海绵体”

  “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养了!”在亲子间如何沟通的问题上,家长也有话要说。家住西安市高新区的高女士,女儿今年上初三。她告诉记者:“只要我们问得稍微多一点,孩子立刻就是一脸的不耐烦。有时看到孩子情绪低落,我们也不敢问,生怕哪句话问不对了,刺激了孩子,影响她中考。”

  对此,祝薇认为:“每一个家长都是最爱自己孩子的。家长不是不愿意与孩子沟通,只是家庭缺乏沟通氛围,某些家长也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技能。父母要使自己成为吸纳孩子心里话的"海绵体",既能吸蓄,又能过滤引导,这才是一种有价值的爱。”

  “现在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别老想着玩”;“我们上班挣钱多不容易,你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父母”;“你看看人家某某,这次数学又考了100分”……这些是许多父母经常“教育”孩子的话。

  “面对孩子,许多父母常常会不自觉地变成或居高临下或苦口婆心的说教者,心里话也变成了对孩子的各种要求。这样的话说出来,就算再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孩子又能真正体会多少呢?”卢勤认为,其实家长换一种教育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

  卢勤说:“老师是除家长外孩子最熟悉的人,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在家庭教育中的指导作用。举办家长学校,不能仅仅是在口头上"教育"家长,而应是向家长传授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帮助家长根据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正确处理与子女的关系,避免家庭教育走入误区。”

(实习编辑:张华仙)

2010-12-01 00:00:00浏览8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五岁孩子经常摸下部是缺乏安全感吗
下部一般指生殖器部位。通常情况下,五岁孩子经常摸生殖器部位,可能是缺乏安全感,也可能是由于个人习惯、外阴湿疹、外阴炎、包皮过长等原因导致的。1、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平时生活中经常摸生殖器部位,可能提示孩子存在一定的心理依赖,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家长可以通过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进行改善,可以多带孩子到户外进行活动,避免长时间独处。2、个人习惯如果孩子平时穿的内裤不合适,或者是内裤质量较差,可能会导致生殖器部位不舒服,出现经常摸的情况。建议家长给孩子穿纯棉或者真丝内裤,同时要注意内裤的清洁卫生,避免孩子出现不适症状。3、外阴湿疹外阴湿疹是指发生在外阴部位的湿疹,可能与精神、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因素等原因有关,孩子可能会出现局部瘙痒、疼痛、灼热感等症状。建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涂抹患处进行治疗。4、外阴炎外阴炎是指发生在外阴部位的炎症,可能与病原体感染、不良刺激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会出现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灼热感等症状。建议孩子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的方式进行治疗。5、包皮过长如果孩子存在包皮过长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包皮垢堆积,从而诱发细菌感染,出现局部瘙痒、红肿等症状。建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包皮环切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运动,如骑车、打球、游泳等,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若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生完孩子经常坐着会怎么样
生完孩子经常坐着可能会导致痔、腰部疼痛、颈椎病、盆腔炎、子宫脱垂等疾病。1、痔在怀孕期间,患者的腹腔压力会逐渐增大,有可能会导致痔的发生。如果在生产后不注意饮食或者经常性地久坐,可能会导致痔的症状加重。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痔疮栓等药物进行治疗。2、腰部疼痛在怀孕期间,患者的子宫会逐渐增大,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腰部的肌肉过度牵拉,从而出现疼痛的情况。如果在生产后久坐,可能会加重腰部疼痛的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改善。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3、颈椎病如果患者在生完孩子后久坐,可能会导致颈椎部位受到压迫,从而引起颈椎病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颈椎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颈椎前路减压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4、盆腔炎在怀孕期间,子宫会随着胎儿的增长而不断增大,此时会对盆腔造成压迫,如果患者在产后经常坐着,可能会导致盆腔炎的情况加重,不利于身体的恢复。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5、子宫脱垂在怀孕期间,子宫会逐渐增大,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子宫脱垂。如果患者在产后久坐,可能会导致子宫脱垂的症状加重,从而引起子宫脱垂。患者可以通过子宫脱垂悬吊术进行治疗,平时也要避免重体力劳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患者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孩子经常头晕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经常头晕可能是睡眠不足、营养不良、低血压、缺铁性贫血、低血糖等原因引起的。 1、睡眠不足 若是孩子平时生活中经常熬夜,可能会造成睡眠不足,会使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从而出现头晕、乏力等现象。建议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2、营养不良 如果孩子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导致身体营养不良,也可能会出现头晕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身体乏力、体重减轻等情况。建议家长多给孩子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 3、低血压 如果孩子长期挑食、偏食,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使体内循环血量减少,引起低血压,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等症状。建议孩子注意营养均衡,补充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比如菠菜、芹菜、苹果、香蕉等,有助于促进造血,增加血容量。 4、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可能是铁丢失过多、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等引起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头晕、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平时孩子可以适量吃含铁的食物,比如猪肝、菠菜等,也可以遵医嘱口服富马酸亚铁片、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药物进行改善。 5、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浆中葡萄糖水平下降,可能与长时间禁食、使用降糖药物等因素有关,孩子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孩子可以适当进食巧克力、糖果等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进行缓解。必要时,孩子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孩子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经常吃鸡皮对小孩子有危害吗
经常吃鸡皮一般对小孩子有危害,可能会导致小孩子出现消化不良、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 1、消化不良 鸡皮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不易被消化,如果小孩子经常吃鸡皮,可能会导致胃肠道负担加重,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小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醒脾养儿颗粒、健胃消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肥胖症 鸡皮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如果小孩子经常吃鸡皮,可能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从而引起肥胖症的症状。小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奥利司他胶囊、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高脂血症 鸡皮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如果小孩子经常吃鸡皮,可能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从而引起高脂血症的症状。小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辛伐他汀片、洛伐他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高血压 鸡皮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如果小孩子经常吃鸡皮,可能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从而引起高血压的症状。小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硝苯地平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鸡皮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如果小孩子经常吃鸡皮,可能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从而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症状。小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避免给小孩子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肥肉、辣椒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子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