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世界精神日专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2010世界精神日专题

精卫日,专家呼吁家长帮孩子远离精神病

举报/反馈
2010-10-10 01:42:0039健康网社区

  10年10月10日是第1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为“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充分强调了精神病和心理疾病患者需要亲人朋友的关爱。

  精神卫生问题既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并已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心理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心理卫生问题的人群占总数的近20%,这些心理问题如不加以疏导,最后很可能会发展成为精神疾病。面对精神病人伤人夺命、纵火毁物、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等现象时有发生,加强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与管理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这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事情,而且是我们全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动员全社会加强对精神病人的看护和监管。

  不重视对孩子的沟通教育等同于抛弃孩子

  在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门诊,14岁的小怡正在接受心理治疗。据其母张女士所述,之前小怡很容易跟人发生冲突,不服管,爱发脾气,闹起来乱砸东西,做事情有始无终,注意力也不集中,小动作也特别多。忧心的张女士以为小怡是得了多动症,多次带他去综合性医院检查治疗,都没有改善。

  知名儿童心理学家沈家宏教授初步判断孩子患有情绪障碍注意力紊乱症,通过小怡在学校、家庭和学习成绩等综合表现确定小怡是青少年行为障碍,需要进行行为与心理干预,而深层次的原因归咎于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严重缺乏。原来张女士和丈夫10年前就来到了广州,经营电脑配件之类的生意,当年2岁的小怡一直跟奶奶长大,直到去年才接到广州。到了广州之后,孩子和夫妻二人的话很少,还常常自言自语,默默哭泣。

  沈家宏教授表示:父母的教育方法、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行为有明显影响。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迫使孩子把过多时间放在学习上,往往造成孩子学习压力过重。此外,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沈家宏说: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在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同时也是决定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否的最关键的人物。家长的夫妻关系、教育方式极大地决定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形成。在他所在的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青少年心理科四年来接收的两千多名“问题少年”中,接近八成的孩子存在夫妻离异、夫妻关系不合、亲子间沟通缺乏、弃养等问题

  专家:预防孩子染上精神心理疾病,重点靠家长

  尽管各类行为异常的青少年经过规范治疗和心理干预后,有的已经治愈,有的症状明显好转,收到良好效果,但不少家长仍在疗程尚未结束时就已放弃治疗。沈家宏说,当今社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相当普遍,有些甚至到了亚精神病状态,而家长和老师可能并没有及时发现,从而让孩子的疾病进一步恶化,甚至沦落社会。而据调查很多家长对于什么是心理问题,到哪里去治疗和怎样预防等基本知识仍一无所知,有的家长仍还把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混为一谈。

  在第1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到来的时候,沈家宏教授呼吁为人父母者不仅仅要满足青少年的物质需求,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成长,为孩子制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同时要多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掌握精神心理疾病的科普知识,才能帮助孩子远离精神病和心理疾患。

  据悉,广州白云心理医院每周定期面向社会举办公益性质的亲子教育课程,有兴趣的家长不妨一试,咨询电话:020-22252227。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王嘉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