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攻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职场攻略

如何应对办公室四大暴风事件

举报/反馈
2010-09-13 00:59:0039健康网社区

  A.被非议?——端茶倒水触地雷

  正在开会的时候,员工小王站起来给大家倒了一圈茶。他先从左边的副经理开始倒起,依次是员工小张、员工小李、总经理和另一位副经理,最后是自己。小小的一件事,在每个人心里演化成不同意味的故事。小王左面的副经理:哦,谢谢。——视若无睹,没有任何后果。小张:切,马屁精。可真会表现自己呀。要是头儿不在,看他还倒不倒茶!——小王从此沦为小张心目中的丑角,善于溜须拍马,迎合上司。小李:哎呀,糟啦,为什么我没想起来去倒茶呢?下次一定要抢在他前面。——小王从此有了一个竞争对手。总经理:嗯,不错,小王挺懂事。——小王从此赢得总经理的青睐。小王右边的副经理:他为何不从右边开始倒?右边离总经理更近嘛!这分明是看得起另一个副经理而看不起我嘛。——小王莫名其妙成为这个副经理的敌人。其实小王只是口渴得厉害,又不好意思光是自己一个人喝茶,于是出于礼貌给大家都倒了茶。至于倒茶的顺序,完全是不经意间形成的,没有任何讲究。

  正向思考

  初入职场的新人每每提起这些事情,就有不寒而栗的恐惧。我的一个小师妹竟然为此一次又一次地辞职,最后干脆躲在家里不出来工作完事。如果以为躲得过这些是非,那就错了。不要说同事间了,就是和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之间,也会发生诸如此类的猜疑。完全不关注别人的非议,会被认为不合群、过于傲慢,容易丧失职场机会,但是太关注别人的非议,又会落得心神疲惫的下场。虽然非议并非随着生命的消逝就消失了,但历史更关注的还是一个人对世界的贡献。比如爱因斯坦,跟在他名字后面的永远是相对论,而不是他的婚外恋情。

  B、势利眼?——职位渺小被忽视

  一位技术研发部的工程师向我抱怨人情的冷暖及人心的势利。原因是他和公司的销售总监就某一产品探讨研发及市场之间的协调性时,销售总监对他颇有怠慢:一边听他讲话一边看电子邮件,当中还接听了一个并不紧急的电话,并在电话里就一些细枝末节慢条斯理地解释,好像完全忽视了坐在一旁的工程师的存在。在目睹销售总监煲了近十分钟电话粥后,工程师愤然离去,并将这种愤然持续至今:“你知道吗,如果主管研发的副总经理在,他一定会对着电话说‘我在开会,等会儿给你回电好吗?’”

  正向思考

  从初级员工打拼到管理层的某位咨询公司合伙人并不觉得“势利”有什么不好。他觉得有时这是“效率”的副产品。每个人都应该抓紧有限的24小时跟对自己更有利的人打交道。而一般来说,比自己高一级的、和自己平级的以及某些比自己低一级的人更容易给自己带来利益。为了更有利的人,有意或者无意忽视或者怠慢了次有利的人,算不得什么。

  C、大话王?——人前人后两张皮

  一次我的女上司正对我抱怨另一位新来的领导有多蠢,新领导恰巧走过来打招呼。女上司欢快地对他问了声好,并随口捎上一句:“你提的那个建议绝对英明!”等他走远,女上司一脸俏皮地对我吐吐舌头:“没办法,人总得有点礼貌吧。”算是为她不光彩的“两面派”嘴脸作出了解释。记得有一次我的老板顶风作案,把已经被他的直接上司否定了的项目拿回来,让我们暗箱操作。大老板来督察业务时,窥出蛛丝马迹,却苦无证据,于是把我们叫过来一一询问。在没有沉默权的情况下,所有的人都昧着良心说了“没有”。大老板只好悻悻而归。好在这个项目最终获得了胜利。被蒙昧的良心终于换来了些许价值,虽然廉价,也算值吧。

  正向思考

  据美国的一项调查,现代人平均每人每天要制造20个谎言。工作经验越多,你越是会发现要做到心口合一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想怎么样和应该怎么样,总是背道而驰。每位职场精英大概都具有把自己人格分裂的能力,把每一种人格都塑造得很完整,并且能在各种人格之间自由跳跃。谎言可以是拒绝:不想接电话时就说“在开会”;不想提某件事,就干脆“不记得了”。有时,真实的情况不戳穿比戳穿更好,给大家的自尊都留点面子。好聚好散,再聚不难。谎言可以是一种问候语:“你最近好像更漂亮了呀”:“什么时候一起喝茶”,目的就是开开心心、热热闹闹,至于手段如何,实在不值一提。

  D、拍马屁?——老板指令,跑步执行

  以前的一位同事最近忙着为他现在的老板介绍专打离婚官司的律师,因为他的老板在闹离婚,而这位前同事又正好是法律系毕业的。有位新上任的老板最喜欢夸奖一位爱在办公室里演示短跑速度的员工:你们看看人家,无论我叫他做任何事,他都是跑步去的。一位朋友有次提到,她的下属——一个80年代出生的女孩,去日本出差竟然打了个越洋长途回来,只是为了问她喜不喜欢吃一种膨化食品。她说不喜欢,于是这个女孩给她带了一种海苔味道的特色点心,此外还没有忘记买一大盒巧克力,给同事分享。倒不是因为海苔点心不合口味,而是那个越洋长途让这位朋友不太舒服:“这个小孩儿太有心机了!”一个多余的电话,使得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正向思考

  给客户打个赞扬电话,夸他的博客文采好;帮热爱唱KTV的老板搜集一些新歌MP3;给即将离职的高管写一首情深意切的十六行诗。这些举手投足之劳的小事儿——大部分属于礼节性或是保姆性的,说得难听点,是马屁,是阿谀奉承;说得好听些,是懂事,善解人意,甚至善良勤劳。难道不是吗?作为公司员工,主动与客户维系优质的关系;作为下属,积极为上司分担劳动密集型事务;作为同事,乐于在办公室创建其乐融融的工作氛围。如果业务能力相当,这样的员工不升职,升谁的?不管是老板也好,同事也好,客户也好,如果每隔一两个月有一次聚会和私下交流,会对工作带来积极的效果。如果交往过密,距离产生美的普遍规律同样会应验——尤其是出于奉迎的动机而过于频繁地和领导混在一起,会让精明的领导开心之余怀疑你的专业素质。

(实习编辑:张华仙)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