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引导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灵引导

引导孩子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

举报/反馈
2010-08-14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小养成的习惯会伴随人一生,在孩子成长初期培养他勤俭节约的品质,会使他受益终身,成为蕴藏在他内心深处的取之不尽的资本。

  培养孩子的节俭品质是“穷”养男孩的重要内容之一。消费至上,享受第一,奢侈浪费,只知享乐的生活方式,会让孩子养成贪婪、攀比、从众、追求时髦、喜新厌旧等很多坏习惯。孩子将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走上独自生活的道路,要想生活得好,勤劳节俭就必不可少。很多穷奢极欲的富人,很快就退到入不敷出、倾家荡产的境地;很多勤俭节约的富人,总是尽力计划自己的需求,延迟对奢侈品的购买,保持有序节制的生活习惯,他们手中的资本因而越滚越大。所以,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品质。

  四年级小学生郑浩这几天放学回来格外乖巧,不用催促就主动完成了作业,吃饭时碗里也没有剩下一粒米,还帮奶奶把碗筷收拾了。这让爸爸妈妈很满意,以往郑浩吃饭特别挑食,也不会主动洗碗。汶川地震发生后,大家一致用灾区小朋友的处境教育小郑浩。节约用水用电,不能浪费粮食,不能乱花钱。郑浩看着电视中小朋友们的情况,主动要求省下零花钱给灾区小朋友买书。

  对于大手大脚的孩子们,一位退休教师深有感触。“我们的一些孩子小小年纪就会乱花钱,这都是父母的错。把孩子看成‘小皇帝’,从小宠着惯着,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必然会让孩子产生依赖、不劳而获乃至挥霍的不良思想。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尤其是智慧性习惯和社会公德性习惯,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命运。”

  上例中,家长利用地震后各种物资短缺的事实教育郑浩要勤俭节约。本来平常每天都在重复的话,在活生生的现实面前,孩子自己真正地理解了。不但明白了自己生活的幸福,感受了灾区孩子的困难,还身体力行地主动省下零花钱给灾区小朋友买书。

  家长是儿子的一面镜子,也是儿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生活中,很多孩子在吃、穿、行上攀比成风;在日常生活中随意浪费粮食;平常在外面吃饭时大手大脚,剩的要比吃得多;为了摆阔气乱点很多菜,吃不完也不打包带走,究其原因,还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不够。如果家长在生活中就不懂得勤俭节约,让孩子自己学习勤俭节约也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由祖父母、父母、孩子三代人构成,基本是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形成了大人围绕孩子转的情况。孩子就是大人尤其是祖父母的心肝宝贝,有求必应,伸手必给,生怕孩子不高兴。逢年过节,亲友更是争相给孩子压岁钱,少则数百,多则上千或上万。如果家长不进行正确引导,任由孩子乱买东西,花钱大手大脚,没有一点节俭意识,养成奢侈浪费的行为也就不奇怪了。

  另外,孩子心智还没成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奢侈的风气让孩子们之间互相攀比,谁花的钱多谁就有威信,这更容易让孩子走上歪路。很多家长虽然反对孩子的奢侈浪费行为,平常也会批评孩子,但大多治标不治本,这是因为不从根本上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习惯,很难让孩子有所改变。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长爱学习,孩子也爱学习;家长爱劳动,孩子也爱劳动;家长乐于助人,孩子也乐于助人。其实,让一个孩子养成某种习惯并非难事,关键看家长怎么教育,而家长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在大洋的彼岸,同样是面对富裕的生活,美国的家长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做法。他们平时很少给孩子零花钱,因此,孩子们会通过在校园里拣垃圾、收集饮料瓶来换成钱,或是给别人送报、修剪草坪来赚取自己的零花钱。每个孩子都不会有一丁点的难为情,他们更为自己挣到钱而自豪。美国父母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古人云:勤能补拙,俭以养廉。只要能够勤劳,即使是天赋差一些,也会把工作学习搞好,会在事业上做出成绩。只要能够节俭,不贪图物质享受,追求奢华生活,保持廉洁的美德,在事业上就会不断追求进取,有所成就。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培养男孩勤俭节约的习惯,让他们从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如:吃饭时不剩饭,饭菜不随意扔掉;用水时水龙头不要开得太大,用完后要关紧水龙头;不丢弃没写完的作业本和纸张,可以留做草稿纸或他用,养成双面用纸的好习惯;生活中注意节电,光线充足时不开灯,充分利用自然光,随手关灯,人走灯灭。当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勤俭的习惯。

  培养男孩勤俭节约的习惯,可以安排孩子多做些家务事。据调查:经常帮父母干家务的孩子不足10%,干家务的男孩更少。家长可以安排儿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从而自觉地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同时,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品格,坚决拒绝孩子提出的不合理的物质要求,向他们解释拒绝的理由,让他们学会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

(实习编辑:李丽欣)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