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九型人格

应对宝宝坏情绪,教你四大技巧

举报/反馈
2010-07-02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每个人都有情绪,宝宝会生气也是理所当然,只是有些宝宝表达的方式比较温和、有的比较强烈。爸妈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将满载的情绪,找到合宜的出口。你懂得如何正确“对付”你的野蛮宝宝吗?千万不要自己先变成野蛮爸妈啰!

  你了解宝宝的情绪发展吗? 人都有情绪,宝宝有情绪当然也是正常的。对宝宝来说,情绪、语言、生理需求都在发展中,三者也交错影响宝宝与人的反应和表现。

  想知道宝宝的坏情绪从哪里来,就要先了解宝宝的情绪发展的过程。3个月大时,宝宝就开始有情绪,其中以开心和愤怒最常见,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频率和持续度日益增加。

  1岁半左右,宝宝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便发展完备,加上心智和动作发展愈发成熟,情绪表现也就更加强烈。 宝宝为什么会有坏情绪? 宝宝在半岁之前,情绪反应和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息息相关。然而,随着身体机能的发展,半岁以后的宝宝,支配自我行动的需求也开始不断增加,当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会感到失落和愤怒。

  刚开始,因为能力上的限制,负面情绪会随注意力的转移而很快就消失。到宝宝九个月大左右,情况就会有些改变。

  这时,宝宝会因不顺意而发脾气,并会对着大人用敲东西甚至打人的方式表达愤怒。宝宝从1岁半开始自我意识增加,处于发展自主性的阶段,开始有自主的能力,有自己的意见,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和想要完成的事情。但是能力又不足,表达能力又有限,还不知如何处理情绪,所以透过行为表达他的受挫折和不满,反应和方式都是很直接的。

  坏情绪是因宝宝有话要说! 可言心理咨商所主任梁仲怡表示,由于三岁前的宝宝都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想发展自我但能力不足、又加上人我概念还不清楚,是宝宝发脾气最主要的原因。而情绪表达能力有限,动作比语言发展快,则是造成宝宝用“野蛮”的行为来表达情绪的因素。

  咬人、打人、不讲理……种种反应,其实宝宝都是在表达对外在环境的感受,也就是在告诉爹地妈咪“我有话要说”喔!所以爸妈反而要在这时候多给予宝宝关心和同理。

  4 大技巧面对宝宝坏情绪 1)给予宝宝适当的规范,心平气和的制止 三岁以前的宝宝没有自行分辨对错的能力。针对宝宝的不良行为,从小爸妈就要制止并建立适应的规范,避免日后养成习惯。例如:当宝宝出手打人的时候,父母可以抓住他的手制止,然后说:“不准”。

  每次宝宝出现不良行为时,如果大人能够肢体和语言一致果断的表示:“不准”,宝宝天生有一种不需要理解的吸收能力,能够了解“不准”的意思,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梁仲怡表示,父母一定要心平气和立即制止,甚至暂时将宝贝抱离战场。

  但记得要心平气和,为宝宝做一次高EQ的示范。 2)同理与接受宝宝负面情绪 既然喜怒哀乐是天生的,就没必要强迫宝宝压抑。在要求他“不可以坏脾气”之前,应该先为宝宝的情绪找到出口,譬如给他一个厚宽的拥抱平抚心情,然后试着同理他的感受:“我知道你珲想继续玩。”或“你害怕别人来抢,所以才推开他,是吗?”,而不要马上就叫他:“不准哭”、不准生气”。

  梁仲怡提出,爸妈可先带开、抱抱安抚孩子,而不用急着处理事情。孩子有情绪,应先让他情绪安静焉;而当孩子有被了解的感觉,情绪也容易被安抚下来。如果家长和孩子都很着急,亲子之间就容易杠上。

  3)鼓励宝宝以替代方式处理冲突 待宝宝情绪平衡些,爸妈可试着向他解释:“那个小朋友和你一样都很想玩,你愿意跟他轮流还是一起玩吗?”或“你只是一直哭、大叫,爸爸妈妈不知道你要什么,用说的好吗?”

  虽然宝宝年纪还小似懂非懂,但不讲他就永远不懂。梁仲怡说如果是两个宝宝的冲突,孩子情绪起伏很快,应同理他的心理和立场,并且用中立的语词来跟他说,例如:他拿了别人的东西,不要说抢。也让他去理解别人的心情。

  并且教他可以用替代的方式处理冲突,例如告诉宝宝:你可以跟弟弟说,等一下借我玩好吗?

  4)教导宝宝用语言表达怒气 研究证明,语言发展较好的孩子,遭受到的挫折感也比较少,因为他们懂得以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于是容易被满足;而且当他们说出自己生气难过的原因时,不仅有助于情绪宣泄,也能获得他人的了解和安慰。宝宝1岁半起不仅口齿逐渐清晰,而且使用的词汇与日递增。

  趁着这股学说话的热忱,爸妈可以在宝宝挫折、生气、难过的时候,教导他们用语言而非肢体表达怒气。

  如果小宝宝懂的语汇少,可以教导一些缓兵之计与动作,譬如摇头表示拒绝,或赶快拿着玩具离开;但2岁以上的孩子,就要尽量鼓励他使用简单语言表达,像是:“我的”、“轮流”或“你等一下”、“我还想玩”等,端视宝宝的语言能力而定。由于小宝宝的表达和理解都比较简略,约3岁左右才能彼此沟通,彼此还是需要大人在一旁帮忙答腔。

(实习编辑:陈兴娣)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