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引导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灵引导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举报/反馈
2010-06-23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寒假到了,许多家长又要忙着为孩子选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了。对于孩子的智力投资,家长们总是特别舍得,但是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关注的就非常少了。据了解,我国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在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80%的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疾患未被大家关注,以至延误病情,带来严重的后果。

  青少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必然会流露出一些警示信号。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等;二是行为表现异常:或者表现为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或者表现为过份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强迫行为;三是生理方面表现:头疼、恶心呕吐厌食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但医生检查又没有发现躯体疾病。一旦发现上述这些异常信号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精神科专科医院就诊,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进行心理检测和治疗方法也很简单,家长只需要做几个题,对照一下孩子的情况就可以了。在治疗上一般采取综合治疗。如果问题是急性的,开导一下,几天就好了。如果是慢性的,要采用药物、心理、家庭和学校的综合治疗。

  预防青少年儿童心理疾患,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50%的儿童精神障碍问题来自家庭,在北京的一项调查,有70%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上不合格。为防止儿童心理疾病的发生,家长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疾病的知识,进行早期干预,并对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有全面的了解,不要违背教育规律,盲目攀比、模仿、“拔苗助长”,要多给孩子“松绑”。

  心身健康影响人的一生,青少年儿童的心身健康更是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愿全社会都来关注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让我们的孩子不但有健康的体格,还要有健全的人格。

(实习编辑:李丽欣)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