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引导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灵引导

淘气行为如何“冷处理”

举报/反馈
2010-06-22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孩子的淘气行为背后,还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有时候是因为精力充沛,有时候是因为想搞恶作剧,有时候是出于好奇……有时候则可能是想得到成人的关注。

  今天清早,大约4点多钟,桐桐醒来了,吵着要起来玩,于是我也起身坐在被窝里,把她揽在怀里陪她,这时,小家伙看到床头柜上放着一板乳加力,非要拿过来玩,这让我有点担心,因为这板乳加力已经吃的差不多了,背面到处都是取胶囊时弄“开花”的锡箔包装,她现在的小手小嘴巴又总不老实,万一吃进嘴巴里了真是不得了,但拗不过她,心想反正就地看着她,提防一下就是了,便转身拿给了她。

  果然不出所料,小家伙拿到乳加力之后,便开始用小手揪上面的锡箔玩,揪下来一小块,便要放进嘴里,吓的我马上跟她抢过来,谁知小家伙不屈不挠,我越是不让她放,她越是频繁地尝试往嘴巴里送,屡败屡战,看着她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我急中生智,来了个大胆决定----冷处理,就当什么都没有看见(其实一点也不敢放松)。

  于是,在桐桐又揪了一块锡箔往嘴里送的时候,我没有再紧张地制止,而是歪着头看着她张开小嘴把手里的锡箔送了进去……哈哈,我所期待的一幕,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要“吃”锡箔的桐桐,看到我这次没有了反应,竟然侧过头来,小牙咬着手里的锡箔,一脸困惑的眼神,然后对着我坏坏地笑了起来,笑的小鼻子都皱起来了,分明在说:妈妈,你怎么不制止我了呢?

  看透了小家伙的伎俩之后,我对问题的解决有了更大的信心,于是继续“若无其事”地笑着看着她咬锡箔,在这样的目光交流中,小调皮显然感觉到自己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不一会儿,竟然自动地把咬在嘴里的锡箔吐出来了……

  这个“试验”让我想起《卡尔维特的教育》中那个案例:

  一位苦恼的妈妈向老卡尔谈起她那个怪里怪气的儿子:吃面包时总是要把面包皮揭下来,揉成一个个小球球,然后在她眼皮底下一个个吃下去,无论她怎样骂,儿子都改不了这个坏习惯……

  老卡尔观察了事实的经过之后,给她了建议。

  次日,儿子再次把面包皮揉成小球球当着她的面吃下去的时候,她看了一眼,就若无其事地继续做她的事……轮到儿子奇怪了,问她:“你怎么不骂我了?”

  “知道了”,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从那之后,儿子果然再也不用那样奇怪的方式吃面包了。

  桐妈提示:

  有时候,孩子的“胡闹”行为并非真心想那样做,而是出于淘气,这个时候,成人的反应越是强烈,孩子就会越觉得好玩,从而越有兴趣重复这种行为,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孩子还缺乏对自己行为的把握能力,难免弄假成真,从而引发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为,造成可怕后果。

  这个时候,如果成人担心这种行为太危险,便可以适当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孩子便可能因“自讨没趣”而停止那种行为,因为从心理学角度看,冷处理就是一种负强化,由于孩子做出某种行为之后没有得到期待的关注,自然就失去了重复这种行为的动力。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孩子的淘气行为背后,还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有时候是因为精力充沛,有时候是因为想搞恶作剧,有时候是出于好奇……有时候则可能是想得到成人的关注。如果是最后这种情况,我们在冷处理了孩子的危险淘气行为之后,还要注意给她感情的补偿,让她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免累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消极元素。

(实习编辑:陈兴娣)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